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检察院论文

中国检察权性质的法理学考察

前言第1-11页
第一部分 中国检察权性质的争论第11-13页
 一、中国检察权的概念第11-12页
 二、法律监督的词源分析第12-13页
第二部分 中国检察权性质的历史考察第13-24页
 一、西方检察制度的起源与分析第13-15页
  (一) 检察制度的产生第13-15页
  (二) 对检察制度起源的分析第15页
 二、苏联和俄罗斯检察制度的演化第15-17页
  (一) 列宁对前理论之继承第15-16页
  (二) 列宁法律监督思想概述第16-17页
  (三) 俄罗斯检察制度对法律监督的继承和保留第17页
 三、中国检察权的起源与流变第17-24页
  (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考察第17-19页
  (二) “监察”制度对中国检察权的影响第19-20页
  (三) 清末检察制度的移植和中国检察制度的正式创立第20页
  (四) 近代中国检察权的演变第20-21页
  (五) 新中国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第21页
  (六) 列宁法律监督思想对现代中国检察制度的影响第21-22页
  (七) 中国检察权本源分析第22-24页
第三部分 检察权性质的正当性考察第24-27页
 一、从政治学分权制衡理论考察第24-25页
  (一) 分权制衡学说第24页
  (二) 制衡学说实现形式的多样性第24-25页
 二、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考察第25-27页
第四部分 检察权性质之比较法考察第27-32页
 一、三大法系检察制度特点比较及进化趋势的启示第27-29页
  (一) 三大法系检察制度之比较考察第27页
  (二) 各国检察制度进化趋势及特点第27-29页
 二、检察制度的国际标准第29-30页
 三、检察制度移植之中国考察第30-32页
第五部分 中国检察权性质之实证考察第32-37页
 一、法律监督是我国国体和政体对检察权的必要要求第32-33页
 二、法律监督制度的法律渊源考察第33-34页
 三、法律监督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第34-35页
 四、遏制司法腐败的需要第35-37页
结论第37-46页
 一、中国检察权的性质是法律监督第37-40页
  (一) 中国检察权的性质只能是法律监督第37-38页
  (二) 中国检察权兼具司法性和行政性第38-39页
  (三) 中国检察权不是行政权或司法权,而是法律监督权第39-40页
 二、我国检察权性质(法律监督)的特点第40-42页
  (一) 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的主要特点第40-42页
  (二) 谁来监督监督者第42页
 三、社会主义检察理论对于世界司法理论的贡献第42-44页
 四、检察改革与司法改革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叙述位置与叙述立场--中国电影叙事角度研究
下一篇:登革4型病毒新分离株和减毒株的特性研究与登革乙脑嵌合病毒构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