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可视化技术概述 | 第11-15页 |
·科学计算可视化 | 第11-12页 |
·医学可视化 | 第12-13页 |
·数字化虚拟人 | 第13-15页 |
§1.2 可视化流程 | 第15-17页 |
§1.3 本论文课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 第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人体断层图像分割 | 第19-26页 |
§2.1 概述 | 第19-20页 |
§2.2 交互式分割方法 | 第20-23页 |
·水平集方法 | 第20-22页 |
·主动轮廓方法 | 第22-23页 |
§2.3 人体断层图像序列分割 | 第23-24页 |
§2.4 实验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直接体绘制技术 | 第26-41页 |
§3.1 概述 | 第26-27页 |
§3.2 体绘制光照模型 | 第27-30页 |
·简单的光照模型 | 第27-28页 |
·Phong光照模型 | 第28-30页 |
§3.3 直接体绘制方程 | 第30-32页 |
§3.4 常用的直接体绘制技术 | 第32-37页 |
·光线投射法 | 第32-33页 |
·错切-形变法(Shear-Warp) | 第33-34页 |
·抛雪球法(Splatting) | 第34-35页 |
·三维纹理映射(3D Texture Mapping) | 第35页 |
·体绘制算法的比较 | 第35-37页 |
§3.5 加速体绘制技术 | 第37-40页 |
·提前中止合成 | 第37页 |
·单元投射法 | 第37-38页 |
·子区域投射法 | 第38页 |
·空间跳跃法 | 第38-39页 |
·自适应绘制法 | 第39页 |
·硬件加速技术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直接体绘制中映射函数的设计 | 第41-59页 |
§4.1 引言 | 第41-43页 |
§4.2 以数据为中心的映射函数设计 | 第43-50页 |
·轮廓频谱(Contour Spectrum)方法 | 第43-44页 |
·半自动产生映射函数方法 | 第44-47页 |
·基于中心矩的等值面抽取 | 第47-48页 |
·基于散度定理的映射函数设计 | 第48-49页 |
·其它方法 | 第49-50页 |
§4.3 以图像为中心的映射函数设计 | 第50-51页 |
§4.4 基于直方图的映射函数设计 | 第51-55页 |
·基于灰度直方图的映射函数设计 | 第51-53页 |
·基于梯度直方图的映射函数设计 | 第53-55页 |
§4.5 改进的基于灰度直方图的映射函数设计 | 第55-58页 |
·改进的方法 | 第55-56页 |
·阈值的选择 | 第56页 |
·实验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交互式三维裁剪与虚拟手术 | 第59-70页 |
§5.1 交互式三维裁剪技术 | 第59-65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交互式裁剪方法 | 第60-61页 |
·二维平面裁剪 | 第61页 |
·剖切面的生成 | 第61-62页 |
·三维几何体的裁剪 | 第62-63页 |
·绘制算法 | 第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5.2 虚拟手术系统 | 第65-69页 |
·引言 | 第65-66页 |
·系统应用 | 第66-67页 |
·系统结构 | 第67页 |
·系统关键技术 | 第67-69页 |
·小结 | 第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