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一、引言 | 第10-1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 本课题的现有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0-11页 |
(三) 本文的主要概念阐释 | 第11页 |
(四)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二、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 第12-17页 |
(一) 校园文化建设在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 第12-14页 |
1、校园精神对学校的发展起导向和保证作用 | 第12-13页 |
2、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素质的发展起激发作用 | 第13页 |
3、校园环境对师生的成才与发展起促进作用 | 第13-14页 |
(二)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强化育人功能的一项有效措施 | 第14-16页 |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 第14-15页 |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 第15页 |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 第15-16页 |
(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 第16-17页 |
1、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第16-17页 |
2、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第17页 |
三、当代高校校园文化的科学含义 | 第17-26页 |
(一) 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 | 第18-19页 |
1、校园精神的特征 | 第18-19页 |
2、校园精神的功能 | 第19页 |
(二) 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 第19-22页 |
1、校园环境的特征 | 第20-21页 |
2、校园环境的功能 | 第21-22页 |
(三)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 第22-26页 |
1、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 第22-23页 |
2、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 第23-24页 |
3、校园文化活动是满足师生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形式 | 第24-25页 |
4、校园文化活动是师生了解社会、学习工农的重要载体 | 第25页 |
5、校园文化活动对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 第25-26页 |
四、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与挑战 | 第26-36页 |
(一) 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历程 | 第26-30页 |
1、近代新式学堂的兴办及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第26-27页 |
2、救亡爱国运动时期的校园文化 | 第27-28页 |
3、社会主义建设前期的校园文化 | 第28页 |
4、文革时期的高校校园文化 | 第28-29页 |
5、改革开放时期的校园文化 | 第29-30页 |
(二) 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现状 | 第30-32页 |
1、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成果 | 第30-32页 |
2、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不足 | 第32页 |
(三) 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第32-36页 |
1、社会的变革和转型的挑战 | 第32-34页 |
2、对外开放的挑战 | 第34-35页 |
3、文化生活发展趋势的挑战 | 第35页 |
4、高校素质教育的挑战 | 第35-36页 |
五、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途径与措施 | 第36-47页 |
(一) 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 第36-39页 |
1、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 | 第37-38页 |
2、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 | 第38-39页 |
3、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 第39页 |
(二) 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 第39-41页 |
1、要建立和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体制 | 第39-40页 |
2、要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 第40页 |
3、要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 | 第40-41页 |
4、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 第41页 |
(三) 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措施 | 第41-47页 |
1、提高认识,将校园文化建设切实摆上议事日程 | 第42页 |
2、积极引导,创造文明校园新格局 | 第42-44页 |
3、加强管理,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 第44-45页 |
4、综合治理,为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坏境 | 第45-4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