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8-1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4 论文的组织 | 第10-11页 |
第二章 H.323协议的发展和应用背景 | 第11-16页 |
2.1 引言 | 第11页 |
2.2 H.323会议系统的结构 | 第11-14页 |
2.2.1 H.323终端 | 第12-13页 |
2.2.2 网闸(GateKeeper) | 第13页 |
2.2.3 多点控制单元(MCE) | 第13-14页 |
2.2.4 网关(Gateway) | 第14页 |
2.3 H.323会议系统中的协议栈结构 | 第14-15页 |
2.4 H.323穿越NAT/FW方案研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 第15-16页 |
第三章 NAT技术简介 | 第16-19页 |
3.1 引言 | 第16页 |
3.2 NAT技术的定义 | 第16-17页 |
3.3 NAT阻碍H.323通话问题所在 | 第17-19页 |
第四章 H.323协议穿越代理/防火墙方案研究与比较 | 第19-27页 |
4.1 引言 | 第19页 |
4.2 ALG(APPLICATION GATEWAY)应用层网关方式 | 第19-20页 |
4.3 MIDCOM中间件方式 | 第20-21页 |
4.4 TURN方式 | 第21-22页 |
4.5 STUN方案 | 第22-23页 |
4.6 FULL PROXY方式 | 第23-25页 |
4.7 比较 | 第25-27页 |
第五章 H.323协议穿越NAT/FIREWALL方案系统设计 | 第27-35页 |
5.1 系统的总体目标 | 第27页 |
5.2 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27-29页 |
5.3 系统的主要部件 | 第29-35页 |
5.3.1 局域网代理Client GK | 第29-31页 |
5.3.2 公网网守Server GK | 第31-32页 |
5.3.3 一对终端成功穿越并通话过程图(终端A呼终端B):(假定呼收均成功) | 第32-35页 |
第六章 H.323协议穿越NAT/FIREWALL方案实现 | 第35-59页 |
6.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35页 |
6.2 GNU GATEKEEPER介绍 | 第35-36页 |
6.2.1 关于Gnu Gatekeeper | 第35-36页 |
6.2.2 编译与安装 | 第36页 |
6.3 OPENH323协议栈介绍 | 第36-38页 |
6.4 PWLIB简介 | 第38页 |
6.5 CLIENT GK的实现 | 第38-59页 |
6.5.1 Client GK的两个网络接口 | 第38页 |
6.5.2 穿越所涉及到的报文的复用和解复用 | 第38-40页 |
6.5.3 Client GK公网一侧开放的多个固定端口 | 第40页 |
6.5.4 主要协议过程 | 第40-59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9-61页 |
7.1 H.323协议穿越NAT/FW的发展前景 | 第59-60页 |
7.2 本系统进一步的研究重点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