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直喷式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燃烧及排放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21页
   ·柴油机代用燃料和排放控制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柴油机主要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第10-12页
     ·CO生成机理第11页
     ·HC生成机理第11页
     ·NOx生成机理第11-12页
     ·微粒生成机理第12页
   ·控制柴油机排放的途径第12-17页
     ·机内净化第13-14页
     ·排气后处理第14页
     ·燃料改质、采用代用燃料第14-17页
   ·国内外对生物柴油研究进展第17-20页
     ·国外生物柴油研究和应用第17-18页
     ·我国对生物柴油应用的研究第18-19页
     ·我国大力发展生物柴油的意义第19-20页
   ·本文选题思路及主要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和理化特性第21-33页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第21-24页
     ·直接混合法第21-22页
     ·微乳液法第22页
     ·高温热裂解法第22页
     ·酯交换法第22-24页
   ·生物柴油的物理化学性质第24-27页
     ·十六烷值第25页
     ·氧化稳定性第25页
     ·闪点第25-26页
     ·密度第26页
     ·热值第26页
     ·低温流动性第26页
     ·粘性和表面张力第26-27页
   ·生物柴油中杂质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第27-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试验方案及试验结果分析第33-53页
   ·试验系统和测试方法介绍第33-37页
     ·试验台架的布置和主要的仪器设备第33页
     ·HORIBA MEXA-7200D气体分析系统第33-36页
     ·AVL 439烟度计第36-37页
   ·试验用发动机参数第37页
   ·试验用生物柴油理化特性分析第37-38页
   ·试验方案第38-39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9-52页
     ·燃用生物柴油和柴油的动力性及经济性比较第39-41页
     ·生物柴油和柴油的十三工况排放比较第41-46页
     ·负荷对生物柴油排放的影响第46-48页
     ·供油提前角对生物柴油排放的影响第48-50页
     ·生物柴油和柴油掺烧时的排放分析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碳烟排放模型及模拟结果分析第53-66页
   ·碳烟排放预测模型第53-61页
     ·喷雾混合模型第54-56页
     ·油滴蒸发与燃烧第56-58页
     ·传热与热力学计算第58-59页
     ·排放模型第59-61页
   ·碳烟生成机理及模拟计算研究第61-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5章 结论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多孔淀粉制备和应用的研究
下一篇:作业成本法在注射模具成本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