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经济评价论文

战略导向的企业绩效测评机制研究

绪论第1-11页
1 企业绩效测评机制概述第11-17页
 1.1 绩效测评的含义第11-12页
  1.1.1 绩效测评的含义第11页
  1.1.2 绩效测评的分类第11-12页
 1.2 企业绩效测评研究的简单回顾第12-15页
  1.2.1 基于财务指标的企业绩效测评第13-14页
  1.2.2 基于综合性指标的企业绩效测评第14-15页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第15-17页
2 对企业绩效测评机制的战略导向性的理论分析第17-27页
 2.1 从经济学视角分析绩效测评机制的战略导向性第17-23页
  2.1.1 制度层面: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显性化第17-19页
  2.1.2 管理效率分析: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第19-21页
  2.1.3 资源配置理论: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化第21-23页
 2.2 从管理学视角分析绩效测评机制的战略导向性第23-27页
  2.2.1 目标管理理论:目标思维的进一步强化第23-24页
  2.2.2 企业文化理论:员工开展工作的行为准则第24页
  2.2.3 “皮格马利翁”效应:员工优异绩效的助推器第24-27页
3 战略导向的绩效测评指标分解及实施分析第27-38页
 3.1 战略与绩效测评的关系分析第27-28页
 3.2 战略导向的绩效测评机制指标的分解逻辑第28-33页
  3.2.1 战略制定的逻辑分析第28-30页
  3.2.2 上级指标与下级指标的逻辑分析第30-31页
  3.2.3 权责利分解的逻辑分析第31-32页
  3.2.4 指标本身的内在逻辑分析第32-33页
 3.3 具体岗位绩效指标的确定第33-36页
  3.3.1 具体岗位绩效指标确定的总体思路第33-35页
  3.3.2 岗位绩效指标的制定第35-36页
 3.4 绩效测评指标权重、标准及结果的分析第36-38页
4 用SM+ROM测评机制真正实现战略导向第38-48页
 4.1 战略地图概述第38-43页
  4.1.1 平衡计分卡的内容第38-39页
  4.1.2 战略地图的内容第39-41页
  4.1.3 战略地图的特点第41-42页
  4.1.4 战略地图与KPI体系的区别与联系第42-43页
 4.2 独立指标——管理回报率的引入第43-46页
  4.2.1 管理回报率指标的介绍第43-44页
  4.2.2 引入独立指标管理回报率ROM的必要性第44-46页
 4.3 建立SM+ROM测评机制第46-48页
5 案例分析:SBS公司绩效测评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第48-63页
 5.1 SBS公司及其绩效测评概述第48-51页
  5.1.1 SBS公司简介第48-50页
  5.1.2 SBS公司绩效测评概述第50-51页
 5.2 SBS公司绩效测评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1-54页
  5.2.1 未正确认识绩效测评的地位及核心目标第51页
  5.2.2 未体现指标设置的合理性第51-52页
  5.2.3 未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吻合第52-53页
  5.2.4 未将企业的管理成本保持在最优水平第53-54页
  5.2.5 未使部门或员工绩效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性第54页
 5.3 优化SBS公司绩效测评机制的对策第54-57页
  5.3.1 用战略思维转变企业对绩效测评的认识第55页
  5.3.2 以战略为导向进行指标体系的设置第55-56页
  5.3.3 建立企业的战略绩效文化第56-57页
  5.3.4 提升企业管理资源的使用效率第57页
  5.3.5 注重指标分解当中的逻辑关系第57页
 5.4 战略导向的绩效测评机制在SBS公司中的具体运用分析第57-63页
  5.4.1 战略导向的绩效测评机制在SBS公司中具体运用的体系性分析第57-60页
  5.4.2 SM+ROM测评机制在SBS公司运用中的具体实施流程分析第60-63页
6 结论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企业网络组织理论构建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网络
下一篇:苏北盆地兴化钻孔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古气候环境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