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3页 |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O_3-BAC工艺的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臭氧氧化有机物的机理 | 第18-19页 |
·O_3-BAC工艺净水原理 | 第19-20页 |
·O_3-BAC工艺的应用现状和净水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20-2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O_3和GAC工艺对典型微污染物质2,4-DCP的处理效果 | 第25-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试验材料和污染物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4页 |
·O_3氧化对2,4-DCP的处理效果 | 第27-29页 |
·接触时间的影响 | 第27页 |
·2,4-DCP起始浓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28-29页 |
·臭氧浓度的影响 | 第29页 |
·颗粒活性炭对2,4-DCP的吸附效果 | 第29-34页 |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29-30页 |
·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类型活性炭之间吸附效果的比较 | 第32-33页 |
·活性炭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3页 |
·溶液中腐殖酸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O_3-BAC中试工艺研究 | 第36-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原水介绍 | 第36页 |
·装置 | 第36-38页 |
·运行参数及测定方法 | 第38-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7页 |
·不同臭氧浓度的氧化出水及炭后水水质的变化 | 第39-43页 |
·O_3-BAC对COD_(Mn)的影响 | 第40页 |
·O_3-BAC对UV254的影晌 | 第40-42页 |
·O_3-BAC对其它指标的影响 | 第42-43页 |
·BAC柱空床停留时间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 第43-44页 |
·取样高度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 第44-46页 |
·氮在BAC柱中的变化 | 第44-46页 |
·有机物在BAC滤柱中的变化 | 第46页 |
·BAC柱中不同高度的生物量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O_3-BAC组合工艺与其它组合工艺的比较 | 第48-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2页 |
·原水水质介绍 | 第48页 |
·工艺介绍 | 第48-49页 |
·装置 | 第49页 |
·运行参数及分析方法 | 第49-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5页 |
·生物预处理—常规工艺组合 | 第52-55页 |
·原水水质 | 第52页 |
·工艺流程介绍 | 第52-53页 |
·运行效果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生物预处理—混凝—沉淀—生物活性滤池 | 第55-59页 |
·原水和工艺流程 | 第55页 |
·运行效果 | 第55-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生产规模滤后水—O_3—BAC—GAC—NF组合工艺 | 第59-62页 |
·工艺介绍 | 第59页 |
·原水水质 | 第59-60页 |
·运行效果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生物预处理—混凝—沉淀—砂滤—O_3—BAC—GAC—NF组合 | 第62-64页 |
·原水及工艺简介 | 第62页 |
·运行效果分析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几种工艺的比较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