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 第12页 |
四、创新及难点 | 第12-14页 |
第一章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概况 | 第14-27页 |
第一节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自然地理概况 | 第14-17页 |
一、自然环境 | 第14-16页 |
二、物产资源 | 第16-17页 |
第二节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民族人口概况 | 第17-22页 |
一、民族构成 | 第17-20页 |
二、人口概况 | 第20-22页 |
第三节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建制沿革 | 第22-27页 |
一、新中国成立前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 第22-25页 |
二、新中国成立至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成立前的历史沿革 | 第25页 |
三、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成立后的建制沿革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民族关系 | 第27-42页 |
第一节 民族关系概述 | 第27-29页 |
一、“民族”内涵的界定 | 第27-28页 |
二、民族关系的内涵 | 第28-29页 |
第二节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 | 第29-37页 |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民族关系 | 第29-31页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民族关系 | 第31-33页 |
三、改革开放以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民族关系 | 第33-37页 |
第三节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民族关系发展的经验 | 第37-42页 |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第37-39页 |
二、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 | 第39页 |
三、开展民族节日活动 | 第39-40页 |
四、培养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 | 第40-42页 |
第三章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民族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 第42-55页 |
第一节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民族关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6页 |
一、各民族间经济利益矛盾逐步凸显 | 第42-43页 |
二、民族政策法规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不强 | 第43-44页 |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严重 | 第44-45页 |
四、民族干部调控民族关系的主体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 第45-46页 |
第二节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民族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6-50页 |
一、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第46-47页 |
二、民族政策法规制定的滞后与贯彻的不力 | 第47-48页 |
三、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不足 | 第48-49页 |
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总体数量不足及整体素质不高 | 第49-50页 |
第三节 促进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几点建议 | 第50-55页 |
一、加快民族特色产业发展 | 第50-51页 |
二、加强和完善民族政策法规建设 | 第51-52页 |
三、大力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 第52-53页 |
四、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