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地学论文--环境水文学论文

黄河主流碳的时空分布及通量研究

引言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5页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第12-14页
   ·河流碳输运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河流无机碳输运第14-15页
     ·河流有机碳输运第15-16页
   ·河流水—气界面碳通量第16-22页
     ·水体pCO_2的测定方法第17-19页
     ·水—气界面CO_2通量的计算方法第19-22页
   ·黄河流域概况第22-23页
   ·黄河河流碳循环的研究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站位布设、实验方法第25-29页
   ·站位布设第25-26页
   ·实验方法第26-29页
     ·pCO_2的采样与分析方法第26-27页
     ·DIC、PIC、DOC、POC的采样与分析方法第27-29页
第三章 黄河主流表层水pCO_2及水—气界面通量第29-37页
   ·主流水体二氧化碳分压(pCO_2)的分布第29-30页
   ·主流pCO_2的影响因素第30-33页
     ·超额CO_2与表观耗氧量(AOU)第30-31页
     ·主流水体碳酸盐系统第31-33页
     ·世界各地不同河流pCO_2影响因素的比较第33页
   ·黄河主流水—气界面CO_2通量第33-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黄河主流无机碳、有机碳的分布及通量第37-53页
   ·黄河主流无机碳的分布特征第37-43页
     ·溶解无机碳(DIC)的分布特征第37-40页
     ·颗粒无机碳(PIC)的分布特征第40-43页
   ·黄河主流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第43-47页
     ·溶解有机碳(DOC)的分布特征第43-45页
     ·颗粒有机碳(POC)的分布特征第45-47页
   ·黄河主流碳通量第47-51页
     ·DIC、DOG、PIC、POC的日通量第47-49页
     ·DIC、DOC、PIC、POC的月通量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黄河主流碳参数各分量的月变化第53-62页
   ·主流水体二氧化碳分压(pCO_2)的月变化第53-55页
   ·主流水体无机碳的月变化第55-57页
     ·溶解无机碳(DIC)的月变化第55-56页
     ·颗粒无机碳(PIC)的月变化第56-57页
   ·主流水体有机碳的月变化第57-59页
     ·溶解有机碳(DOC)的月变化第57-58页
     ·颗粒有机碳(POC)的月变化第58-59页
   ·小北干流放淤对主流碳参数的影响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结论第62-64页
不确定性分析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军某机场及其周围鸟类群落生态与鸟撞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过量表达小分子热激蛋白对番茄耐热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