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 第1-16页 |
·释题: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溯源:广场的定义、起源、演变及现代城市广场的特点 | 第8-13页 |
·广场的定义 | 第8-9页 |
·西方城市广场的起源、演变 | 第9-11页 |
·我国城市广场的历史与现状 | 第11-12页 |
·现代城市广场的特点 | 第12-13页 |
·问题的呈现:当前我国城市广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问题的症结:我国城市广场建设问题背后的原因 | 第13-14页 |
·规划设计中单项封闭的思维方式 | 第13-14页 |
·规划中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维方式 | 第14页 |
·本文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简要框架 | 第15-16页 |
2、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6-26页 |
·我国西北干寒地区的范围界定及其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 | 第16页 |
·历史时期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的开发和自然环境变迁 | 第16-19页 |
·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的开发 | 第16-18页 |
·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变迁 | 第18-19页 |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9-20页 |
·论文所涉及的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生态基区理论”与“可持续发展” | 第20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0-21页 |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第21-22页 |
·城市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 第22页 |
·动态规划设计理论 | 第22页 |
·环境心理学理论 | 第22-23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状况 | 第23-24页 |
·关于城市和建筑设计中的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第23-24页 |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的空间效应、社会影响的研究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6页 |
3、人的行为心理与广场环境的关系 | 第26-39页 |
·城市广场在我国西北干寒地区城市中的作用 | 第26-27页 |
·我国西北干寒地区城市广场中人的行为心理分析 | 第27-29页 |
·我国西北干寒地区城广场建设的兴起 | 第27页 |
·不同年龄城市居民的在城市广场中的行为特点分析 | 第27-28页 |
·在公共空间中人们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 | 第28-29页 |
·人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 第29-31页 |
·城市广场中影响人行为心理的空间实体元素 | 第31-36页 |
·广场周边的建筑 | 第31-33页 |
·广场中的硬质场地 | 第33页 |
·广场中的绿地 | 第33-34页 |
·广场中的水体景观 | 第34-35页 |
·广场中的建筑小品 | 第35页 |
·广场中场地的边界与人的行为 | 第35-36页 |
·我国西北干寒地区广场中实体空间的使用比较 | 第36页 |
·城市广场环境中影响人行为心理的不可见因素 | 第36-38页 |
·人对城市广场环境使用的历史情节 | 第36-37页 |
·广场周边建设用地的性质和建筑功能对广场建设的潜在影响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4、生态意识下的我国西北干寒地区城市广场建设 | 第39-64页 |
·我国西北干寒地区城市广场设计中的生态限制因素 | 第39页 |
·可持续模式对传统城市广场设计思路的挑战 | 第39-42页 |
·单纯古典美学标准下的城市广场设计思路 | 第40页 |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下的城市广场设计思路 | 第40-41页 |
·生态和可持续性观念下的城市广场设计思路 | 第41页 |
·走向可持续性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 | 第41-42页 |
·我国西北干寒地区城市广场建设中的总体设计 | 第42-53页 |
·确定合理城市广场规模 | 第42-45页 |
·建立完整的城市广场体系 | 第45-48页 |
·将城市广场设计纳入到城市局部地段进行整体设计 | 第48-49页 |
·构建城市广场在城市景观体系中的“绿核”结构 | 第49-50页 |
·考虑气候因素建设“四季广场” | 第50-53页 |
·西北干寒地区城市广场内部环境的设计对策 | 第53-61页 |
·化整为零的广场空间处理手法 | 第53-54页 |
·广场中绿色植物的配置和绿色景观的设计对策 | 第54-57页 |
·广场中水环境和水景的设计对策 | 第57-61页 |
·重视城市广场设计中的生态技术支持系统 | 第61-63页 |
·充分发挥适生植物的生态作用 | 第61-62页 |
·充分发挥人工技术系统的辅助力量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5、西北干寒地区城市广场设计典型案例剖析 | 第64-82页 |
·典型的我国西北人造戈壁绿洲城市——金昌 | 第64-66页 |
·规划地段用地及建设现状 | 第66-68页 |
·建立城市“绿核”结构模式的广场规划设计思路 | 第68-69页 |
·整合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 第69-71页 |
·构建多元化城市社会生活中心 | 第71-72页 |
·广场内部环境设计对策 | 第72-81页 |
·规划立意与构思“绿芯·家园广场” | 第72页 |
·中心广场的结构规划 | 第72-75页 |
·中心广场地段平面布局和子广场的规划设计 | 第75-77页 |
·广场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 第77-80页 |
·广场水景的设计手法 | 第80-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6、结语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图表索引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