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论 | 第1-10页 |
1.1 问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1.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与框架 | 第8-9页 |
1.2.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8页 |
1.2.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8页 |
1.2.3 本文的结构 | 第8-9页 |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2. 文献评述 | 第10-16页 |
2.1 创新理论的诞生 | 第10页 |
2.2 国外企业创新理论回顾 | 第10-14页 |
2.2.1 技术创新理论回顾 | 第11-12页 |
2.2.2 制度创新发展阶段 | 第12-13页 |
2.2.3 对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理论的评价 | 第13-14页 |
2.3 我国创新理论研究评述 | 第14-16页 |
3. 企业创新的逻辑 | 第16-27页 |
3.1 企业与顾客的关系 | 第16-18页 |
3.1.1 顾客是企业能否获取利润的前提 | 第16-17页 |
3.1.2 企业承担满足顾客需要的根本任务 | 第17-18页 |
3.2 产品的价值构成要素模型 | 第18-20页 |
3.2.1 产品价值构成要素的含义 | 第19页 |
3.2.2 产品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19-20页 |
3.3 顾客与企业的价值形成过程 | 第20-22页 |
3.3.1 顾客价值的形成过程 | 第20-21页 |
3.3.2 企业价值的形成过程 | 第21-22页 |
3.3.3 企业创新的目的 | 第22页 |
3.4 企业创新的逻辑 | 第22-27页 |
3.4.1 企业创新的逻辑主线Ⅰ: 顾客溢价与企业溢价之差大于等于零 | 第23-24页 |
3.4.2 企业创新的逻辑途径Ⅱ: 企业溢价与成本溢出之差大于等于零 | 第24-25页 |
3.4.3 对企业创新的逻辑途径的总结: 顾客溢价和成本溢出之差大于零 | 第25-27页 |
4. 企业创新的途径 | 第27-37页 |
4.1 技术创新的内容与创新途径 | 第27-31页 |
4.1.1 价值链与技术创新 | 第27-28页 |
4.1.2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技术创新对策 | 第28-31页 |
4.2 管理创新的内容与创新途径 | 第31-37页 |
4.2.1 制度创新 | 第31-32页 |
4.2.2 市场创新 | 第32-34页 |
4.2.3 组织创新 | 第34-35页 |
4.2.4 文化创新 | 第35-37页 |
5. 企业创新的模式研究 | 第37-46页 |
5.1 企业创新的五种模式 | 第37-39页 |
5.1.1 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式 | 第37页 |
5.1.2 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式 | 第37-38页 |
5.1.3 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创新过程模式 | 第38页 |
5.1.4 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式 | 第38-39页 |
5.1.5 系统集成网络模式 | 第39页 |
5.2 对五种企业创新模式的简单分析 | 第39-40页 |
5.3 基于企业价值链和顾客分析的创新过程模式 | 第40-42页 |
5.4 对企业价值链和顾客价值的创新模式分析说明 | 第42-46页 |
5.4.1 如何对顾客价值进行分析 | 第42-43页 |
5.4.2 如何对企业价值链进行分析 | 第43-44页 |
5.4.3 企业创新构思的几点说明 | 第44-45页 |
5.4.4 基于企业价值链和顾客价值分析的创新过程模式的优缺点 | 第45-46页 |
6. 小结 | 第46-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与所获奖励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