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综述 | 第11-24页 |
1 实验仪器、材料及方法 | 第24-32页 |
1.1 罗勒、玫瑰和香柠檬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效率测定 | 第24-28页 |
1.1.1 产生O_2~-的化学发光体系 | 第24-25页 |
1.1.2 产生~-OH的化学发光体系 | 第25页 |
1.1.3 H_2O_2的化学发光体系 | 第25页 |
1.1.4 羟胺自氧化产生过氧亚硝基体系 | 第25页 |
1.1.5 Fe~(2+)诱发脂蛋白PUFA过氧化产生MDA体系 | 第25页 |
1.1.6 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比色体系 | 第25-26页 |
1.1.7 CuSO_4-Phen-Vit.C-DNA-H_2O_2化学发光体系 | 第26页 |
1.1.8 碳酸自由基CO_3~-化学发光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测定 | 第26页 |
1.1.9 全血吞噬细胞化学发光体系 | 第26页 |
1.1.10 还原力测定 | 第26-27页 |
1.1.11 亚铁离子鏊合能力测定 | 第27页 |
1.1.12 罗勒、玫瑰和香柠檬有效组分分析 | 第27-28页 |
1.2 罗勒、玫瑰和香柠檬对离体培养小牛主动脉内皮和平滑肌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测定 | 第28-32页 |
1.2.1 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EC)及平滑肌细胞(SMC)培养 | 第28-29页 |
1.2.2 MTT法测定EC增殖率及SMC存活率 | 第29页 |
1.2.3 H_2O_2损伤细胞模型的建立 | 第29页 |
1.2.4 实验分组 | 第29页 |
1.2.5 细胞裂解液的制备 | 第29-30页 |
1.2.6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细胞裂解液蛋白含量 | 第30页 |
1.2.7 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测定 | 第30页 |
1.2.8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1.2.9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 | 第30-31页 |
1.2.10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1.2.11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浓度的测定 | 第31页 |
1.2.12 流式细胞术检测EC和SMC凋亡 | 第31-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58页 |
2.1 罗勒、玫瑰和香柠檬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效率 | 第32-41页 |
2.1.1 对O_2~-的清除作用 | 第32-33页 |
2.1.2 对OH的清除作用 | 第33页 |
2.1.3 对H_2O_2的清除作用 | 第33页 |
2.1.4 对ONOO~-的清除作用 | 第33-34页 |
2.1.5 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 第34页 |
2.1.6 对DPPH~-的清除作用 | 第34页 |
2.1.7对~-OH引起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34-35页 |
2.1.8对CO_3~-的清除作用 | 第35-37页 |
2.1.9 对全血吞噬细胞发光的影响 | 第37-38页 |
2.1.10 还原力 | 第38页 |
2.1.11 亚铁离子鏊合能力 | 第38-39页 |
2.1.12 罗勒、玫瑰和香柠檬有效组分分析 | 第39-41页 |
2.2 罗勒、玫瑰和香柠檬对离体培养小牛主动脉内皮和平滑肌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41-58页 |
2.2.1 细胞形态学鉴定 | 第41页 |
2.2.2 罗勒、玫瑰和香柠檬对EC和SMC增殖的影响 | 第41-43页 |
2.2.3 罗勒、玫瑰和香柠檬对H_2O_2损伤的EC及SMC的保护作用 | 第43-58页 |
3 讨论 | 第58-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发表及完成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