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不同层次整合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公共交通层次分析 | 第12页 |
·研究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 第15-33页 |
·居民出行特性与公交需求分析 | 第15-24页 |
·出行强度 | 第15-18页 |
·出行方式 | 第18-20页 |
·出行目的 | 第20-21页 |
·出行时空 | 第21-24页 |
·影响出行者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 第24页 |
·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特征及决策分析 | 第24-29页 |
·居民公交出行特征分析 | 第24-27页 |
·城市居民公交出行决策心理特征 | 第27-29页 |
·出行者心理因素对公共交通发展的影响 | 第29-33页 |
第3章 公共交通系统结构层次 | 第33-45页 |
·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结构现状 | 第33-34页 |
·影响公共交通系统结构的因素 | 第34-37页 |
·公共交通系统结构的发展方向—合理结构 | 第37-40页 |
·合理结构分析 | 第37-38页 |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的新理念—综合公共交通体系 | 第38-40页 |
·公共交通系统的层次 | 第40-42页 |
·公共交通线网的形态 | 第42-45页 |
第4章 各层次公交线网布局 | 第45-61页 |
·各层次公交线路、客流特性分析 | 第45-46页 |
·各层次公交线网布局方法研究 | 第46-61页 |
·轨道交通线网 | 第46-49页 |
·快速公交线网 | 第49-52页 |
·常规公交线网 | 第52-58页 |
·支线公交线网 | 第58-61页 |
第5章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布局 | 第61-69页 |
·公共交通枢纽的作用 | 第61-62页 |
·公共交通枢纽分类、分级 | 第62-65页 |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分类 | 第62-64页 |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分级 | 第64-65页 |
·公共交通枢纽布局和选址 | 第65-67页 |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在城市中的布局 | 第65-67页 |
·公共交通枢纽选址原则和方法 | 第67页 |
·公共交通枢纽规模确定 | 第67-69页 |
第6章 各层次公交体系整合研究 | 第69-84页 |
·城市公交系统与外部因素的整合 | 第69-71页 |
·不同层次线网整合 | 第71-78页 |
·轨道交通线网与快速公交线网 | 第71-72页 |
·轨道交通线网与常规公交线网 | 第72-73页 |
·轨道交通线网与支线公交线网 | 第73-74页 |
·快速公交线网与常规公交线网 | 第74-75页 |
·快速公交线网与支线公交线网 | 第75页 |
·常规公交线网与支线公交线网 | 第75-76页 |
·公交城乡一体化整合战略 | 第76-78页 |
·不同层次线网与换乘枢纽整合 | 第78-80页 |
·换乘枢纽设计 | 第78-79页 |
·道路公交之间换乘 | 第79页 |
·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之间换乘 | 第79-80页 |
·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 | 第80页 |
·公共交通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的整合 | 第80-84页 |
第7章 实例 | 第84-96页 |
·现状公共交通系统分析 | 第84-86页 |
·公共交通现状 | 第84-85页 |
·存在问题 | 第85-86页 |
·公共交通需求预测分析 | 第86-89页 |
·公共交通需求量 | 第87页 |
·客运交通结构分析 | 第87-88页 |
·公共交通系统结构 | 第88-89页 |
·公共交通发展目标 | 第89页 |
·城市公交不同层次的整合 | 第89-92页 |
·整合内容 | 第89-90页 |
·整合衔接方案 | 第90-92页 |
·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 | 第92-96页 |
·城镇线路现状 | 第92-94页 |
·城乡客运问题 | 第94页 |
·乡镇公交线路配合城市公交系统的调整与设计 | 第94-96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