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介绍 | 第10-11页 |
1.1.1 项目背景 | 第10页 |
1.1.2 技术要求 | 第10-11页 |
1.2 环形电子束焊缝超声自动检测系统研究的意义 | 第11-14页 |
1.2.1 电子束焊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2.2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优越性 | 第12-13页 |
1.2.3 研发环形电子束焊缝超声自动检测系统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 超声检测自动化技术 | 第14-16页 |
1.3.1 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3.2 自动化技术在超声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1.4 超声成像与超声图像处理技术 | 第16-20页 |
1.4.1 超声成像技术 | 第16-19页 |
1.4.2 超声图像处理技术 | 第19-20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环形电子束焊缝超声检测的原理 | 第22-40页 |
2.1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焊缝质量保证中的作用 | 第22-23页 |
2.2 超声波无损检测的原理 | 第23-24页 |
2.2.1 超声波的概念与特性 | 第23页 |
2.2.2 超声检测的原理 | 第23-24页 |
2.3 环形电子束焊缝超声检测的基本问题 | 第24-31页 |
2.3.1 环形电子束焊缝的特点分析 | 第24-25页 |
2.3.2 入射方向和探测面的选择 | 第25页 |
2.3.3 探头的选择 | 第25-26页 |
2.3.4 耦合剂选择 | 第26-27页 |
2.3.5 扫查方式 | 第27-28页 |
2.3.6 显示与成像方式 | 第28-31页 |
2.3.7 缺陷的定量评定 | 第31页 |
2.4 环形电子束焊缝超声探伤的方法 | 第31-36页 |
2.4.1 脉冲反射法与穿透法 | 第31-34页 |
2.4.2 接触法与液浸法 | 第34-36页 |
2.5 水声程调节 | 第36-39页 |
2.5.1 圆盘源轴线上的声压分布 | 第36-38页 |
2.5.2 水声程调节原理 | 第38-3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超声自动检测的控制系统设计 | 第40-54页 |
3.1 系统的总体构成 | 第40-41页 |
3.2 扫查的路径规划 | 第41-43页 |
3.2.1 平板类工件扫查的路径规划 | 第41-42页 |
3.2.2 圆柱体工件扫查的路径规划 | 第42-43页 |
3.3 机械系统设计 | 第43-44页 |
3.4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 第44-49页 |
3.4.1 运动控制系统的方案选择 | 第44-45页 |
3.4.2 超声自动检测的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45-46页 |
3.4.3 基于现场总线的伺服驱动系统设计 | 第46-49页 |
3.5 超声信号的触发与采集系统 | 第49-53页 |
3.5.1 传统超声检测设备的信号触发与采集系统 | 第49页 |
3.5.2 基于超声卡的超声信号触发和采集系统 | 第49-53页 |
3.5.2.1 超声信号的触发 | 第50-51页 |
3.5.2.2 超声信号的采集 | 第51-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超声检测的成像与声图像处理 | 第54-70页 |
4.1 超声检测的成像 | 第54-59页 |
4.1.1 超声成像系统的组成 | 第55页 |
4.1.2 超声成像原理 | 第55-58页 |
4.1.2.1 超声成像的数学原理 | 第56-57页 |
4.1.2.2 超声图像的表示 | 第57页 |
4.1.2.3 超声伪彩色成像 | 第57-58页 |
4.1.3 超声检测成像的算法 | 第58-59页 |
4.2 超声图像的处理 | 第59-69页 |
4.2.1 超声图像的平滑处理 | 第60-64页 |
4.2.1.1 超声图像的中值滤波 | 第60-62页 |
4.2.1.2 超声图像的保边缘滤波 | 第62页 |
4.2.1.3 灰度最相近的K个邻点平均法 | 第62-63页 |
4.2.1.4 超声图像平滑处理的应用 | 第63-64页 |
4.2.2 超声图像的边缘检测 | 第64-69页 |
4.2.2.1 梯度算子 | 第65-67页 |
4.2.2.2 高斯—拉普拉斯(Gauss-Laplace)算子 | 第67页 |
4.2.2.3 柯西(Kirsch)方向算子 | 第67-68页 |
4.2.2.4 边缘检测在超声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 第68-6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系统的软件及实验分析 | 第70-77页 |
5.1 系统软件的总体结构 | 第70-71页 |
5.2 系统的编程环境与软件开发工具 | 第71页 |
5.3 系统软件的主要窗体和功能模块 | 第71-74页 |
5.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74-77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7-79页 |
6.1 回顾与总结 | 第77页 |
6.2 展望 | 第77-79页 |
附录 环形电子束焊缝超声自动检测系统图 | 第79-84页 |
硕士期间发表及收录的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