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诊断模型构建及智能咨询识别系统的实现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病虫害诊断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病虫害诊断的难点 | 第11页 |
·病虫害诊断技术探讨 | 第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病虫害诊断中的应用 | 第13-26页 |
·人工智能、知识工程、专家系统 | 第13-15页 |
·人工智能 | 第13页 |
·知识工程 | 第13-14页 |
·专家系统 | 第14-15页 |
·专家系统发展概况及农业专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专家系统发展概况 | 第15-17页 |
·农业专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国外研究和应用状况 | 第17-18页 |
·国内研究和应用状况 | 第18页 |
·农业专家系统发展方向 | 第18-21页 |
·农业标准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 | 第18-19页 |
·农业知识的自动获取技术 | 第19页 |
·农业知识的表示方法 | 第19页 |
·搜索方法和推理技术 | 第19页 |
·3S、虚拟农业、智能决策等多技术的集成技术 | 第19-20页 |
·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平台) | 第20页 |
·网络技术 | 第20页 |
·分布式农业信息处理技术 | 第20-21页 |
·基于组件的农业专家系统系统软件研发技术 | 第21页 |
·人工神经网络 | 第21-24页 |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第21-23页 |
·神经网络的发展情况 | 第23-24页 |
·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的结合 | 第24-26页 |
·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的互补 | 第24-25页 |
·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的区别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6-31页 |
·系统目标 | 第26页 |
·系统结构与功能 | 第26-28页 |
·系统模式设计 | 第26-27页 |
·系统功能 | 第27页 |
·系统模块设计 | 第27-28页 |
·诊断子系统设计 | 第28-29页 |
·诊断子系统模块设计 | 第28-29页 |
·诊断子系统内容设计 | 第29页 |
·界面设计 | 第29-30页 |
·系统开发流程图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知识库设计 | 第31-40页 |
·知识获取 | 第31-32页 |
·知识获取的方法 | 第31-32页 |
·知识表示方法 | 第32-35页 |
·知识分类 | 第32-33页 |
·知识表示方法 | 第33-35页 |
·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 | 第33页 |
·系统的知识表示方法 | 第33-35页 |
·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知识描述 | 第35-38页 |
·水稻病虫害知识特点 | 第35-36页 |
·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 | 第36-37页 |
·水稻病虫害知识特征化描述 | 第37-38页 |
·知识库的建立 | 第38-39页 |
·知识库的组织形式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推理机的设计 | 第40-49页 |
·基本的推理技术 | 第40-44页 |
·推理的类型 | 第40-41页 |
·推理的控制策略 | 第41-42页 |
·搜索策略 | 第42-44页 |
·基于产生式知识规则的模糊混合推理 | 第44-46页 |
·模糊推理 | 第44-45页 |
·不确定性推理 | 第45-46页 |
·系统采用的推理策略 | 第46-49页 |
·推理诊断主要因素的确定 | 第46页 |
·推理机的设计实现 | 第46-49页 |
第六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病虫害特征诊断 | 第49-57页 |
·BP神经网络 | 第49页 |
·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与数学原理 | 第49-52页 |
·基于特征的病虫害诊断的神经网络的组建 | 第52-54页 |
·神经网络的知识表示 | 第52-53页 |
·神经网络的知识获取 | 第53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知识推理 | 第53-54页 |
·病虫害诊断的神经网络的构建 | 第54-55页 |
·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的集成 | 第55-57页 |
·集成的概念 | 第55-56页 |
·集成方式与集成结构 | 第56-57页 |
第七章 系统集成 | 第57-62页 |
·系统实现环境 | 第57页 |
·开发的相关技术 | 第57-60页 |
·面向对象技术 | 第57-58页 |
·基于OLE-DB的ADO数据访问技术 | 第58-59页 |
·数据库技术 | 第59-60页 |
·系统开发过程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