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网络命令控制信道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图表目录 | 第9-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僵尸网络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僵尸网络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僵尸网络相关知识 | 第15-30页 |
·僵尸网络的定义 | 第15页 |
·僵尸网络的分类 | 第15-18页 |
·典型命令控制信道分析 | 第18-26页 |
·基于IRC协议的命令控制信道 | 第18-19页 |
·基于HTTP协议的命令控制信道 | 第19-22页 |
·基于P2P协议的命令控制信道 | 第22-24页 |
·基于Domain Flux技术的命令控制信道 | 第24-25页 |
·基于URL Flux技术的命令控制信道 | 第25-26页 |
·命令控制信道安全性分析 | 第26-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组合结构僵尸网络C&C设计 | 第30-38页 |
·僵尸网络的设计目标 | 第30-31页 |
·僵尸网络的整体设计 | 第31页 |
·Hbot僵尸网络的详细设计 | 第31-37页 |
·僵尸主机的分类 | 第32页 |
·servent的可用性 | 第32-33页 |
·路由表的设计 | 第33页 |
·Domain Flux技术 | 第33-35页 |
·路由表的初始化 | 第35-36页 |
·路由表的更新 | 第36-37页 |
·命令的分发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Hbot僵尸网络C&C分析 | 第38-48页 |
·Hbot僵尸网络C&C特性分析 | 第38-42页 |
·抗劫持 | 第38-39页 |
·抗命令重放攻击 | 第39页 |
·抗bootstrap攻击 | 第39-40页 |
·抗Sybil攻击 | 第40页 |
·抗路由表污染攻击 | 第40-41页 |
·局部化管理 | 第41-42页 |
·Hbot僵尸网络C&C健壮性分析 | 第42-46页 |
·僵尸网络健壮性定义 | 第42-43页 |
·仿真工具及仿真设置 | 第43-44页 |
·僵尸网络健壮性仿真 | 第44-45页 |
·僵尸网络健壮性与路由表容量的关系 | 第45页 |
·Hbot抗路由表污染攻击能力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Hbot僵尸网络防御建议 | 第48-51页 |
·基于主机的检测 | 第48页 |
·Domain Flux的检测 | 第48-49页 |
·Hbot僵尸网络的测量 | 第49-50页 |
·联合防御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1-53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1页 |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