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网络设备的I/O虚拟化及相关业务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课题背景介绍和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作者工作 | 第11-12页 |
·本文的章节结构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第13-21页 |
·虚拟化技术 | 第13-17页 |
·虚拟化技术概要 | 第13-14页 |
·全虚拟化与半虚拟化 | 第14-15页 |
·虚拟化技术实现的重难点 | 第15-17页 |
·MIPS体系结构 | 第17-18页 |
·前向纠错(FEC)视频修复技术 | 第18页 |
·RTP协议 | 第18-20页 |
·WEB防火墙技术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多核网络设备虚拟化系统设计 | 第21-30页 |
·多核网络设备虚拟化系统软硬件体系架构 | 第21-28页 |
·功能特性 | 第21页 |
·软件体系架构设计约束 | 第21-22页 |
·硬件体系架构设计约束 | 第22页 |
·软硬件体系架构 | 第22-28页 |
·多核网络设备虚拟化系统主要处理流程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多核网络设备I/O虚拟化设计与实现 | 第30-48页 |
·I/O虚拟化模块概述 | 第30-32页 |
·系统功能 | 第30页 |
·设计目标 | 第30-31页 |
·设计原则 | 第31页 |
·开发方法 | 第31-32页 |
·I/O虚拟化模块需求分析 | 第32-33页 |
·I/O设备发现 | 第32-33页 |
·I/O访问截获 | 第33页 |
·I/O设备模拟 | 第33页 |
·I/O设备共享 | 第33页 |
·I/O虚拟化实现架构 | 第33-38页 |
·系统逻辑架构 | 第33-34页 |
·交互架构设计 | 第34-35页 |
·整体功能结构 | 第35-36页 |
·整体功能流程图 | 第36-38页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38页 |
·I/O虚拟化实现 | 第38-46页 |
·I/O设备发现的实现 | 第38-39页 |
·I/O设备访问截获的模拟和实现 | 第39-41页 |
·I/O设备共享的实现 | 第41-43页 |
·I/O数据流调度与传递实现 | 第43-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设计重点与难点 | 第46-47页 |
·设计的创新点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基于I/O虚拟化的业务设计与实现 | 第48-60页 |
·FEC视频修复业务概述 | 第48页 |
·FEC视频修复业务设计与实现 | 第48-55页 |
·WEB防火墙业务概述 | 第55-56页 |
·WEB防火墙业务设计与实现 | 第56-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多核网络设备I/O虚拟化测试 | 第60-67页 |
·测试内容 | 第60页 |
·测试方案 | 第60-63页 |
·系统级测试测试方案 | 第60-62页 |
·I/O虚拟化模块测试测试方案 | 第62-63页 |
·功能测试结果 | 第63-65页 |
·系统级功能测试 | 第63-64页 |
·I/O虚拟化模块级功能测试 | 第64-65页 |
·性能测试结果 | 第65-66页 |
·系统性能测试结果 | 第65页 |
·模块性能测试结果 | 第65-66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