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4页 |
§1-1 裂解C_9资源 | 第10-12页 |
1-1-1 我国目前的C_9资源 | 第10-11页 |
1-1-2 裂解C_9馏份的一般特性 | 第11-12页 |
§1-2 C_9石油树脂的应用与发展 | 第12-18页 |
1-2-1 油溶性C_9石油树脂的应用与发展 | 第12-17页 |
1-2-2 水溶性C_9石油树脂的应用与发展 | 第17-18页 |
§1-3 水溶性共聚物阻垢剂的研究及其发展 | 第18-21页 |
1-3-1 概述 | 第18-19页 |
1-3-2 共聚物阻垢剂的种类 | 第19-21页 |
§1-4 水溶性共聚物阻垢机理 | 第21-23页 |
1-4-1 螯合增容作用 | 第21页 |
1-4-2 凝聚与随后的分散作用 | 第21-22页 |
1-4-3 晶格歪曲作用 | 第22页 |
1-4-4 再生·自解脱膜假说 | 第22-23页 |
§1-5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C_9馏份的切割及组成分析 | 第24-30页 |
§2-1 实验 | 第24-26页 |
2-1-1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2-1-2 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2-2 精制C_9馏份的鉴定 | 第26-28页 |
2-2-1 C_9馏份红外光谱鉴定 | 第26页 |
2-2-2 GC-MS鉴定 | 第26-28页 |
§2-3 C_9中可聚组分含量的计算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双环戊二烯(DCPD)与马来酸酐(MA)共聚物微观结构研究 | 第30-42页 |
§3-1 双环戊二烯(DCPD)与马来酸酐(MA)竞聚率的测定 | 第30-39页 |
3-1-1 基本原理 | 第31页 |
3-1-2 实验 | 第31-34页 |
3-1-3 竞聚率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4-37页 |
3-1-4 核磁分析与电位滴定结果的比较 | 第37-39页 |
§3-2 共聚物C_9-MA链段分布的估算 | 第39-41页 |
3-2-1 链段分布的计算方法 | 第39页 |
3-2-2 估算结果及分析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双环戊二烯(DCPD)与丙烯酸(AA)共聚物微观结构研究 | 第42-45页 |
§4-1 双环戊二烯(DCPD)与丙烯酸(AA)竞聚率的测定 | 第42-43页 |
4-1-1 实验原理及方法 | 第42页 |
4-1-2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第42-43页 |
§4-2 共聚物C_9-AA链段分布的估算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C_9与极性单体溶液自由基二元共聚合研究 | 第45-59页 |
§5-1 实验 | 第45-48页 |
5-1-1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 | 第45-46页 |
5-1-2 实验步骤及计算 | 第46-48页 |
§5-2 C_9-MA自由基溶液共聚 | 第48-54页 |
5-2-1 C_9-MA共聚物红外光谱 | 第48-49页 |
5-2-2 聚合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5-2-3 引发剂加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5-2-4 引发剂对特性粘数的影响 | 第51-52页 |
5-2-5 链转移剂对特性粘数的影响 | 第52-53页 |
5-2-6 聚合温度对共聚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5-3 C_9与丙烯酸溶液自由基共聚合研究 | 第54-58页 |
5-3-1 C_9-AA共聚物的红外表征 | 第54页 |
5-3-2 引发剂AIBN加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5-3-3 溶剂加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5-3-4 链转移剂对特性粘数的影响 | 第56页 |
5-3-5 溶剂加量对特性粘数的影响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水溶性C_9石油树脂三元共聚研究 | 第59-63页 |
§6-1 实验 | 第59-60页 |
6-1-1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 | 第59页 |
6-1-2 实验步骤 | 第59-60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60-62页 |
6-2-1 引发剂加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60页 |
6-2-2 链转移剂对C_9-MA-AA特性粘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6-2-3 三元共聚物红外谱图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七章 C_9水溶性石油树脂阻垢性能测试 | 第63-70页 |
§7-1 试验 | 第63-65页 |
7-1-1 试验原料及主要仪器 | 第63页 |
7-1-2 试验方法及步骤 | 第63-65页 |
§7-2 C_9-MA共聚物阻垢性能 | 第65-66页 |
7-2-1 引发剂加量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第65页 |
7-2-2 引入链转移剂TDM与C_9-MA二元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关系 | 第65-66页 |
§7-3 C_9-AA共聚物阻垢性能 | 第66-67页 |
§7-4 C_g-MA-A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 | 第67-69页 |
7-4-1 不同原料比合成的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 | 第67-68页 |
7-4-2 引入链转移剂对阻垢性能的影响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八章 C_9-AA的合成工艺 | 第70-78页 |
§8-1 实验 | 第70-72页 |
8-1-1 实验原料 | 第70-71页 |
8-1-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第71-72页 |
§8-2 C_9-AA阻垢性能的综合评价 | 第72-75页 |
8-2-1 共聚物加量对阻垢性能的影响 | 第72-73页 |
8-2-2 C_a~(2+)浓度对阻垢性能的影响 | 第73-74页 |
8-2-3 pH值对阻垢性能的影响 | 第74页 |
8-2-4 现场水试验 | 第74-75页 |
§8-3 室内合成C_9-AA,探索工业化C_9/AA合成工艺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九章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