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CR图像可视信息算法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数字图像处理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 ·X 线影像数字处理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 ·本论文创新点及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计算机X 线摄影系统 | 第14-21页 |
| ·计算机 X 线摄影系统发展简介 | 第14-15页 |
| ·计算机 X 线摄影系统的构成 | 第15-18页 |
| ·计算机 X 线摄影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8-21页 |
| 第三章 医学数字成像和通讯标准(DICOM) | 第21-35页 |
| ·DICOM 标准与 CR 系统的关系 | 第21页 |
| ·DICOM 标准的意义与发展概述 | 第21-23页 |
| ·DICOM 标准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 ·DICOM 图像的计算机存储格式定义 | 第24-30页 |
| ·文件头 | 第25-26页 |
| ·DICOM 数据集合 | 第26-28页 |
| ·数据元素 | 第28-30页 |
| ·医学图像的计算机读取方法 | 第30-33页 |
| ·数据元和嵌套数据集的格式 | 第30页 |
| ·象素及相关数据元的格式 | 第30页 |
| ·字节序对数据元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图像类定义 | 第31页 |
| ·图像解析函数 | 第31-32页 |
| ·DICOM 图像数据的读取 | 第32-33页 |
| ·图像屏幕显示的一般方法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医学数字图像基本处理技术 | 第35-48页 |
| ·图像增强 | 第35-38页 |
| ·直方图增强 | 第35-36页 |
| ·对比度增强 | 第36-38页 |
| ·噪声处理 | 第38-41页 |
| ·线性滤波 | 第38-39页 |
| ·中值滤波 | 第39页 |
| ·自适应滤波 | 第39-41页 |
| ·锐化处理 | 第41-43页 |
| ·梯度模算子锐化 | 第41-42页 |
| ·拉普拉斯锐化 | 第42-43页 |
| ·图像读取系统简单缺陷分析与修正 | 第43-48页 |
| ·荧光时间迟豫现象对 CR 图像读取的影响与修正 | 第44-46页 |
| ·行扫描启始位同步的修正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傅里叶分析在医学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 第48-65页 |
| ·离散傅里叶级数 | 第48页 |
| ·傅里叶变换 | 第48-49页 |
| ·离散傅里叶变换 | 第49-51页 |
|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 第49-50页 |
|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 第50-51页 |
| ·快速傅里叶变换及其实现 | 第51-56页 |
| ·快速傅里叶变换概况 | 第51页 |
| ·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实现途径 | 第51-52页 |
| ·基-2FFT 算法 | 第52-54页 |
| ·MATLAB 实现 | 第54-56页 |
| ·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应用 | 第56-65页 |
| ·快速傅里叶变换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第56-60页 |
| ·快速傅里叶变换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 第60-65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5-67页 |
| ·研究成果 | 第65页 |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65-66页 |
| ·下一步还应深入做的工作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