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2-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现状 | 第8页 |
·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 第8-9页 |
·该领域内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 | 第9-11页 |
·西方国家发电企业与我国发电企业研究概况及对比 | 第9页 |
·西方国家发电企业的概况 | 第9页 |
·我国发电企业概况 | 第9页 |
·西方发达国家发电企业与我国发电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对比 | 第9-11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第11-16页 |
·发电企业 | 第11页 |
·绩效 | 第11-12页 |
·“绩效”=“完成了工作任务” | 第11页 |
·“绩效”=“结果”加“产出” | 第11页 |
·“绩效”=“行为” | 第11-12页 |
·“绩效”=“结果+过程” | 第12页 |
·“绩效”=“做了什么(实际收益)+能做什么(预期收益)” | 第12页 |
·绩效管理 | 第12-14页 |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员工就工作目标与如何达成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 | 第13页 |
·绩效管理的程序包括计划/目标、辅导/教练、考核/检查、回报/反馈四个循环 | 第13-14页 |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 | 第14-16页 |
第三章 发电企业绩效管理现状研究 | 第16-20页 |
·总体评价 | 第16页 |
·目前电厂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 第16-20页 |
·绩效管理目标错位 | 第16页 |
·考核缺乏标准化的参照系指导 | 第16-17页 |
·考核“政出多方”,缺乏规范的组织管理 | 第17页 |
·工作任务考核相对薄弱,缺乏规范的目标管理 | 第17-19页 |
·缺乏足够的双向沟通,不利于提高员工自我管理意识和整体绩效 | 第17页 |
·没有层层分解企业目标,工作任务考核难以服务于电厂整体业绩的提高 | 第17-18页 |
·简单分派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目标,无法实现管理目的 | 第18页 |
·简单区分工作任务的重要程度,难以满足考核评级的准确性要求 | 第18页 |
·缺乏考核的监督、申诉机制 | 第18页 |
·考核过于强调扣罚为主的负强化 | 第18-19页 |
·只有部门考核,缺乏个人考核,导致二次分配时考核流于形式,随意性较强 | 第19页 |
·考核目的不够明确,忽视考核过程 | 第19-20页 |
第四章 绩效管理方案设计的思想体系 | 第20-27页 |
·绩效管理体系整体设计思路 | 第20页 |
·绩效管理方案的设计要求 | 第20-21页 |
·全面和有效 | 第20页 |
·明确与具体 | 第20页 |
·一致与可靠 | 第20页 |
·客观与公正 | 第20-21页 |
·参与与公开 | 第21页 |
·设计考核方案的具体思路 | 第21-22页 |
·对中高级管理人员采用目标管理评价法 | 第21页 |
·其他从事常规性工作的人员采用工作标准法 | 第21页 |
·重视自我评价 | 第21页 |
·将考核内容分为工作业绩考核和工作态度考核两部分,以业绩考核为主 | 第21-22页 |
·短期考核与长期(年度)考核相结合 | 第22页 |
·建立考核的监督机制 | 第22页 |
·建立考核的调整机制 | 第22页 |
·设计绩效管理体系思路的基本程序 | 第22-27页 |
·了解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业务重点 | 第23页 |
·以工作分析为基础,设计岗位说明书 | 第23页 |
·对员工进行分层分类,设计职业发展通道 | 第23-24页 |
·针对不同员工设计考核流程,考核方法的选择 | 第24页 |
·确定绩效考核指标,即KPI设计 | 第24-25页 |
·确定绩效考核目标 | 第25-26页 |
·绩效考核的组织与实施 | 第26页 |
·绩效结果应用 | 第26页 |
·绩效改进辅导 | 第26-27页 |
第五章 考核设计方案 | 第27-43页 |
·发电企业考核体系总体介绍 | 第27页 |
·安全生产行为规范考核 | 第27页 |
·岗位工作绩效考核 | 第27页 |
·安全生产行为规范考核 | 第27页 |
·岗位工作业绩考核进行分层分类管理 | 第27-28页 |
·平时工作业绩考核 | 第28-31页 |
·一级考核 | 第28-29页 |
·考核内容:部门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 | 第28-29页 |
·考核周期:季度考核 | 第29页 |
·考核方法:目标管理法 | 第29页 |
·考核主体:厂领导评价工作业绩,被考核者进行工作态度事实记录 | 第29页 |
·二级考核 | 第29-30页 |
·考核内容:班组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 | 第29-30页 |
·考核周期:月度考核 | 第30页 |
·考核方法:目标管理法 | 第30页 |
·考核主体:部门主任评价工作业绩,被考核者进行工作态度事实记录 | 第30页 |
·三级考核 | 第30-31页 |
·考核内容:岗位职责的完成情况。 | 第30页 |
·考核周期:月度考核 | 第30页 |
·考核方法:工作标准法 | 第30-31页 |
·考核主体:直接上级评价工作业绩,被考核者进行工作态度事实记录 | 第31页 |
·年度综合评价 | 第31-37页 |
·一级考核 | 第31-35页 |
·考核项目 | 第31-32页 |
·考核项目的加权 | 第32页 |
·考核方法 | 第32-34页 |
·年度述职评议 | 第34页 |
·划分年度综合评价等级 | 第34-35页 |
·二级考核 | 第35-36页 |
·考核项目 | 第35页 |
·考核项目的加权 | 第35-36页 |
·考核方法 | 第36页 |
·考核的实施 | 第36页 |
·划分年度评价等级 | 第36页 |
·三级考核 | 第36-37页 |
·考核项目 | 第36页 |
·考核项目的加权 | 第36页 |
·考核方法 | 第36页 |
·考核的实施 | 第36页 |
·划分年度综合评价等级 | 第36-37页 |
·工作目标体系 | 第37-39页 |
·目标体系的建立 | 第37-38页 |
·电厂目标分解举例 | 第38-39页 |
·考核结果的应用 | 第39-40页 |
·平时工作业绩考核结果是兑现绩效工资的依据 | 第39页 |
·安全生产行为规范考核结果在绩效工资中扣罚 | 第39页 |
·年度综合评价用于调整工资 | 第39-40页 |
·年度评优 | 第40页 |
·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及时反馈考核结果 | 第40-41页 |
·考核能够有效而顺畅地实施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 第40-41页 |
·重视考核结果的及时反馈,旨在强调结果反馈对绩效改进的作用 | 第41页 |
·电厂考核设计体系中,充分体现沟通与反馈原则 | 第41页 |
·健全考核的管理机构,规范考核工作 | 第41页 |
·建立绩效考核的申诉、监督机制 | 第41-42页 |
·考核体系的评审和不断改进 | 第42-43页 |
第六章 绩效管理制度改革效果分析及启示 | 第43-49页 |
·为什么需要绩效管理体制改革:博弈分析模型 | 第43-45页 |
·理论假设 | 第43页 |
·模型构建: | 第43-44页 |
·模型分析 | 第44-45页 |
·如何有效率地进行绩效评价:成本-收益模型 | 第45-47页 |
·企业角度 | 第45-46页 |
·员工角度 | 第46-47页 |
·经济学分析的启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