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旅游扶贫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外对旅游的经济影响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旅游扶贫理论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2 旅游扶贫基础理论 | 第15-21页 |
·旅游扶贫的定义及内涵 | 第15-16页 |
·旅游扶贫的定义 | 第15页 |
·旅游扶贫的内涵 | 第15-16页 |
·旅游扶贫基础理论 | 第16-21页 |
·旅游乘数理论 | 第16-18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18-1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1页 |
3 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 第21-29页 |
·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1-24页 |
·旅游业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 第21页 |
·丰富且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 | 第21-22页 |
·旅游开发格局初步形成 | 第22-23页 |
·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 | 第23页 |
·旅游交通设施不断完善 | 第23页 |
·旅游产业规模日益壮大 | 第23-24页 |
·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条件(SWOT)分析 | 第24页 |
·黑龙江省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 | 第24-29页 |
·投入-产出分析模型 | 第24-27页 |
·乘数分析 | 第27页 |
·黑龙江省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 第27-29页 |
4 黑龙江省旅游扶贫现状分析 | 第29-42页 |
·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现状 | 第29页 |
·黑龙江省贫困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区域性贫困产生的原因 | 第29-31页 |
·农村贫困人口增收缓慢的主要原因 | 第31页 |
·黑龙江省旅游扶贫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黑龙江省旅游扶贫开发现状分析 | 第31-34页 |
·黑龙江省旅游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吕家围子村旅游扶贫开发案例分析 | 第35-42页 |
·吕家围子村概况 | 第36页 |
·吕家围子村旅游发展现状 | 第36页 |
·吕家围子村调查问卷设计 | 第36-37页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吕家围子村旅游扶贫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1-42页 |
5 黑龙江省旅游扶贫的思路和对策 | 第42-50页 |
·政府主导,政策扶持 | 第42-43页 |
·加强领导与管理,实施依法治旅 | 第42页 |
·增加旅游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42页 |
·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引导多元投资 | 第42-43页 |
·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 第43页 |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 第43-44页 |
·客观分析开发条件 | 第43-44页 |
·以发展国内旅游为重点 | 第44页 |
·以兴办旅游扶贫经济实体和旅游扶贫经济试验区为主要形式 | 第44页 |
·构建多种开发模式 | 第44-46页 |
·政府主导模式 | 第45页 |
·亦农亦旅模式 | 第45页 |
·景区帮扶模式 | 第45-46页 |
·城企相助模式 | 第46页 |
·异地安置模式 | 第46页 |
·依托资源,针对市场,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 第46-48页 |
·突出资源优势,打造旅游精品 | 第46-47页 |
·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 第47页 |
·旅游线路开发要突出地方特色 | 第47-48页 |
·加强旅游商品的开发 | 第48页 |
·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客源市场 | 第48页 |
·强调贫困人口的参与 | 第48-49页 |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9-5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1 | 第55-57页 |
附录2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