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 缩略语表 | 第14-15页 |
| 前言 | 第15-19页 |
| 1 植物源多肽的研究和利用现状 | 第15-16页 |
| 2 研究菜籽肽的关键技术 | 第16页 |
| 3 肽的吸收及生理作用 | 第16-18页 |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一章 双低菜籽饼粕分离蛋白制备及理化性质 | 第19-3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 第19页 |
|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 ·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操作方法 | 第20页 |
| ·菜籽蛋白的凝胶电泳 | 第20页 |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 ·各分离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20-21页 |
| ·菜籽分离蛋白各组分功能性质的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吸水性 | 第21页 |
| ·吸油性 | 第21页 |
| ·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 | 第21-2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 ·华杂3号菜籽饼粕组成分析 | 第22页 |
| ·分离蛋白中各组分蛋白质含量及比例 | 第22页 |
| ·各组分蛋白质电泳结果 | 第22-23页 |
| ·各组分蛋白氨基酸组成 | 第23-25页 |
| ·功能性质 | 第25-27页 |
| 3 小结 | 第27页 |
| 4 讨论 | 第27-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菜籽清蛋白多肽的制备 | 第31-4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 ·材料 | 第31-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 ·主要试剂 | 第31-32页 |
| ·主要仪器 | 第3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 ·菜籽蛋白的酶解反应 | 第32页 |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32页 |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32页 |
| ·氨基态氮测定 | 第32页 |
| ·水解度(DH)的测定 | 第32页 |
| ·复合酶水解菜籽清蛋白 | 第32页 |
| ·对温度、酶用量和底物浓度的响应面实验 | 第32-33页 |
| ·菜籽肽苦味的感官评价 | 第33页 |
| ·测定凝胶柱的性质参数并测量各组分的分子量 | 第33页 |
| ·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33页 |
| ·菜籽肽各级分的紫外光谱 | 第33-34页 |
| ·菜籽肽各级分的红外光谱 | 第3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6页 |
| ·原料前处理对水解度的影响 | 第34页 |
| ·酶水解条件的试验结果 | 第34-39页 |
| ·工艺参数对水解度的影响 | 第34-37页 |
| ·起始反应的pH值对酶解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底物浓度的影响 | 第35页 |
| ·酶浓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响应曲面法分析 | 第37-39页 |
| ·复合酶分步水解实验 | 第39-40页 |
| ·菜籽肽的分离纯化 | 第40-41页 |
| ·菜籽肽级分分子量的测定 | 第41-42页 |
| ·菜籽肽的基本理化性质 | 第42-46页 |
| ·多肽各级分中蛋白质和总糖含量分析 | 第43页 |
| ·多肽各级分中氨基酸含量分析 | 第43-44页 |
| ·菜籽肽紫外光谱 | 第44页 |
| ·菜籽肽各级分的红外光谱 | 第44-46页 |
| 3 结论 | 第46页 |
| 4 讨论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 第三章 菜籽肽抗氧化活性 | 第49-5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 ·材料 | 第49-50页 |
|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 ·主要试剂 | 第49页 |
| ·主要仪器 | 第49-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 ·体内实验方法 | 第50页 |
| ·菜籽肽还原能力的测定 | 第50页 |
| ·大豆肽清除.OH效果的测定 | 第50页 |
| ·菜籽肽对活性氧的影响 | 第50页 |
| ·菜籽肽对红细胞自氧化溶血的影响 | 第50-51页 |
| ·菜籽肽对小鼠肝组织匀浆丙二醛生成的影响 | 第5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 ·血清中的MDA值 | 第51-52页 |
| ·菜籽肽的还原能力 | 第52页 |
| ·菜籽肽对.OH的清除作用 | 第52页 |
| ·菜籽肽对活性氧的影响 | 第52-53页 |
| ·菜籽肽对红细胞自氧化溶血的影响 | 第53-54页 |
| ·菜籽肽对小鼠肝组织匀浆丙二醛生成的影响 | 第54-55页 |
| 3 小结 | 第55页 |
| 4 讨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菜籽肽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第57-6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60页 |
| ·材料 | 第57-58页 |
| ·实验材料 | 第57页 |
| ·主要试剂 | 第57-58页 |
| ·主要仪器 | 第58页 |
| ·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 ·接种方法 | 第58页 |
|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 ·肿瘤抑制实验 | 第59页 |
| ·巨噬细胞吞噬实验 | 第59页 |
| ·迟发型超敏反应(DTH) | 第59页 |
| ·血清溶血素含量测定 | 第59页 |
| ·菜籽多肽对小鼠血清MDA的影响 | 第59页 |
| ·菜籽多肽对小鼠血清SOD的影响 | 第59-60页 |
| ·统计方法 | 第60页 |
| ·组织切片病理学观察 | 第60页 |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4页 |
| ·菜籽肽对荷S_(180)瘤小鼠的抑瘤作用荷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 第60-61页 |
| ·菜籽多肽对荷S_(180)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第61页 |
| ·菜籽肽对荷S180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 第61-62页 |
| ·菜籽肽对荷S180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影响 | 第62页 |
| ·菜籽肽对荷S_(180)瘤小鼠血清SOD的影响 | 第62-63页 |
| ·菜籽多肽对荷S180瘤小鼠血清MDA的影响 | 第63页 |
| ·肿瘤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63-64页 |
| 3 小结 | 第64-65页 |
| 4 讨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菜籽肽与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研究 | 第67-9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7-73页 |
| ·材料 | 第67-68页 |
| ·实验材料 | 第67页 |
| ·主要试剂 | 第67-68页 |
| ·主要仪器 | 第68页 |
| ·实验方法 | 第68-73页 |
| ·样品制备 | 第68页 |
| ·细胞培养 | 第68页 |
| ·MTT法检测多肽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 | 第68-69页 |
| ·形态学观察 | 第69-70页 |
| ·可见光下的形态观察 | 第69页 |
| ·电镜观察 | 第69页 |
| ·Hela细胞荧光下的凋亡形态观察 | 第69-70页 |
| ·受检细胞的收集 | 第69-70页 |
| ·吖啶橙/溴乙锭双染色及荧光显微镜观察 | 第70页 |
| ·菜籽肽对Hela细胞DNA的损伤 | 第70-72页 |
| ·DNA提取及电泳 | 第70页 |
| ·单细胞电泳检测RSP-2对Hela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 第70-72页 |
| ·试剂与配制 | 第71页 |
| ·细胞培养 | 第71页 |
| ·样品处理 | 第71页 |
| ·制片 | 第71-72页 |
| ·电泳 | 第72页 |
| ·镜检及结果评价 | 第72页 |
| ·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Hela细胞凋亡 | 第72-73页 |
| ·细胞培养 | 第72页 |
| ·样品处理及涂片 | 第72页 |
| ·细胞凋亡染色观察 | 第72-73页 |
| ·流式细胞仪检测菜籽肽对Hela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73页 |
| ·RT-PCR检测菜籽肽对Hela细胞的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7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3-82页 |
| ·MTT法实验结果 | 第73-74页 |
| ·Hela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74-78页 |
| ·可见光观察人宫颈癌细胞形态学变化 | 第74-75页 |
| ·透射电镜观察人宫颈癌细胞形态学变化 | 第75-76页 |
| ·吖啶橙/溴乙锭双染法观察菜籽肽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76-77页 |
| ·不同浓度菜籽肽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77-78页 |
| ·RSP-2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78-79页 |
| ·菜籽肽对Hela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 第79-80页 |
| ·DNA电泳 | 第79页 |
| ·单细胞电泳检测菜籽肽对Hela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 第79-80页 |
| ·TUNEL检测Hela细胞凋亡 | 第80-82页 |
| ·菜籽肽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2页 |
| 3 讨论 | 第82-87页 |
| ·关于细胞凋亡检测方法学的几个问题 | 第82-84页 |
| ·菜籽肽与细胞增殖周期之间的关系 | 第84-85页 |
| ·菜籽肽对Hela细胞的DNA损伤 | 第85页 |
| ·菜籽肽与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的关系 | 第85-86页 |
| ·RT-PCR检测中扩增β-actin目的片段 | 第85页 |
| ·细胞凋亡的相关因素 | 第85-86页 |
| ·菜籽肽对Hela细胞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6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86-87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86-87页 |
| ·研究方向 | 第87页 |
| 4 结论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 第六章 菜籽肽降血压活性研究 | 第90-9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0-92页 |
| ·实验材料 | 第90页 |
| ·主要仪器 | 第90-91页 |
| ·实验方法 | 第91-92页 |
| ·多肽对离体大鼠ACE活性的影响 | 第91页 |
| ·专一性抑制实验 | 第91页 |
| ·单酶及复合酶作用产物对ACE活性抑制的影响 | 第91页 |
| ·不同浓度RSP-3对离体大鼠ACE活性的影响 | 第91-9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2-94页 |
| ·单一酶作用产物对ACE活性抑制的影响 | 第92页 |
| ·复合酶作用对产物ACE抑制活性的影响 | 第92-93页 |
| ·菜籽多肽粗品及各级分对离体大鼠ACE活性的影响 | 第93-94页 |
| ·不同浓度RSP-3对离体大鼠ACE活性的抑制 | 第94页 |
| ·产品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94页 |
| ·产品分子量分布研究 | 第94页 |
| 3 讨论 | 第94-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97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97-99页 |
| 第八章 文献综述:植物源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 | 第99-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2-130页 |
| 致谢 | 第130-131页 |
| 附录一 图表目录(按先后顺序排列) | 第131-133页 |
| 附录二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