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页 |
| ·亚波长衍射光学元件概述 | 第9-10页 |
| ·衍射光学元件理论分析方法 | 第10-12页 |
| ·有限非周期亚波长衍射光学元件的分析方法 | 第12-17页 |
| ·边界元法(BEM) | 第12-13页 |
| ·有限元法(FEM) | 第13-15页 |
|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 第15-17页 |
| ·衍射微透镜的设计方法 | 第17-20页 |
| ·本论文的目的 | 第20-21页 |
| ·本论文的结构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理论分析方法 | 第22-58页 |
| ·旋转体时域有限差分法(BOR FDTD) | 第22-43页 |
| ·基本Yee氏算法 | 第22-33页 |
| ·数值稳定与数值色散 | 第33-34页 |
| ·入射平面波源的设置 | 第34-37页 |
| ·吸收边界条件 | 第37-43页 |
| ·场的传播 | 第43-45页 |
| ·BOR FDTD及VPWS在分析亚波长衍射微透镜中的应用 | 第45-57页 |
| ·分析过程 | 第46-47页 |
| ·程序流程 | 第47页 |
| ·分析实例 | 第47-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三章 衍射微透镜的设计 | 第58-80页 |
| ·多台阶衍射微透镜的设计 | 第58-63页 |
| ·二台阶亚波长衍射微透镜的设计 | 第63-79页 |
| ·等效介质理论 | 第63-65页 |
| ·连续位相的线性近似法 | 第65-69页 |
| ·脉冲宽度调制法 | 第69-72页 |
| ·设计方法比较与误差分析 | 第72-79页 |
| ·小结 | 第79-80页 |
| 第四章 衍射微透镜光学特性的分析 | 第80-89页 |
| ·设计参数变化对衍射微透镜的影响 | 第80-83页 |
| ·设计焦距变化 | 第80-82页 |
| ·折射率变化 | 第82-83页 |
| ·二台阶亚波长衍射微透镜的色散 | 第83-87页 |
| ·小结 | 第87-89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89-92页 |
| ·论文的具体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 ·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 | 第90-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10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第102-103页 |
| 致谢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