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

入世后的粮食安全:经济发达地区耕地保护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摘要第1-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16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13-14页
 三、 论文思路第14页
 四、 论文结构第14-15页
 五、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第16-22页
 一、 国外研究动态第16页
 二、 国内研究动态第16-22页
第三章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第22-30页
 一、 研究理论第22-27页
  1 、 区位理论第22-23页
  2 、 人地关系理论第23-24页
  3 、 地域分工理论第24-25页
  4 、 系统理论第25-27页
 二、 研究方法第27-30页
  1 、 灰色预测法第27-28页
  2 、 主成分分析法第28-30页
第四章 入世与粮食安全第30-39页
 一、 粮食与粮食安全第30-31页
 二、 《农业协议》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第31-32页
  1 、 对粮食生产会产生一定冲击第31页
  2 、 加大政府对粮食进出口贸易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第31页
  3 、 结构性调整增加了转轨时期的就业难度,部分人群的营养安全受到威胁第31-32页
  4 、 我国自主实现粮食安全的难度加大,增加了引发国内粮食市场波动的不利因素第32页
 三、 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第32-37页
  1 、 我国粮食进口基本情况第32-33页
  2 、 粮食进口的必要性第33-35页
  3 、 粮食进口的风险第35-37页
 四、 国内支持政策与粮食安全第37-39页
  1 、 区域援助计划与粮食安全第37页
  2 、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投资补贴与粮食安全第37-38页
  3 、 政府基础设施服务与粮食安全第38-39页
第五章 入世与耕地保护第39-48页
 一、 加入WTO对耕地保护的影响第39-40页
  1 、 对我国耕地数量的影响第39页
  2 、 对我国耕地质量的影响第39-40页
  3 、 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体制的影响第40页
  4 、 对我国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第40页
 二、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耕地保护第40-44页
  1 、 WTO框架下的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及影响第40-41页
  2 、 区域比较优势与耕地保护第41-43页
  3 、 产业结构调整与耕地保护第43-44页
 三、 绿色壁垒与耕地保护第44-47页
  1 、 “绿色壁垒”的涵义第44-45页
  2 、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冲击第45-46页
  3 、 “绿色壁垒”对我国耕地保护的影响第46-47页
 四、 生态体系建设与耕地保护第47-48页
第六章 入世后经济发达地区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第48-71页
 一、 江苏省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概况第48-53页
  1 、 江苏省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第48页
  2 、 江苏省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变化状况第48-52页
  3 、 江苏省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第52-53页
 二、 江苏省耕地资源、政府投入与粮食生产的相关分析第53-62页
  1 、 耕地数量与粮食生产第53-54页
  2 、 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第54-57页
  3 、 政府投入与粮食生产第57-60页
  4 、 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第60-62页
 三、 入世后江苏省粮食安全与耕地底线第62-71页
  1 、 入世后江苏省人口及粮食需求量预测第63-65页
  2 、 入世后江苏省粮食自给率与粮食安全分析第65-67页
  3 、 入世后江苏省粮食安全与耕地底线第67-7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71-75页
 一、 结论第71-72页
  1 、 江苏省耕地质量有待提升第71页
  2 、 依据江苏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提高耕地利用的效益第71页
  3 、 当前政府农业投入水平不高,限制了粮食产量的增长第71-72页
  4 、 江苏省农业结构调整已对粮食生产产生一定影响第72页
  5 、 经济增长地区应有适度的耕地底线第72页
 二、 政策建议第72-75页
  1 、 制定适应WTO规则的耕地储备与调控机制,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第72-73页
  2 、 加大农业投入和生态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和单产水平第73页
  3 、 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作用,合理确定耕地保有量第73-74页
  4 、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畅销书的发展及其研究
下一篇:利用数字图像技术进行位移测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