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一、 李翱《复性书》的产生背景 | 第8-13页 |
1 、 政治背景 | 第8页 |
2 、 思想背景 | 第8-10页 |
3 、 “复性”思维模式的形成 | 第10-13页 |
二、 李翱论“诚统天人” | 第13-17页 |
1 、 本体色彩的“诚” | 第13-15页 |
2 、 与人心紧密结合的“诚” | 第15-17页 |
三、 李翱“诚统性情”的心性论 | 第17-24页 |
1 、 诚统性情 | 第17-19页 |
2 、 凡圣的性和情 | 第19-24页 |
四、 李翱论去情复性 | 第24-27页 |
1 、 去情复性的方法 | 第24-26页 |
2 、 去情复性的目的 | 第26-27页 |
五、 《复性书》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 第27-32页 |
1 、 对宋明理学思想内容的影响 | 第27-30页 |
2 、 对宋明理学思维方式的影响 | 第30-31页 |
3 、 对宋明理学道统论的影响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4页 |
注释 | 第34-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