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一、科学人才观的思想理论渊源 | 第13-22页 |
(一)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才问题的思想为科学人才观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源 | 第13-14页 |
(二) 马克思主义者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对人才问题的探索成果是今天确立科学人才观的重要理论 | 第14-21页 |
(三) 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形成的适合激烈市场竞争的现代人才理论为我们在新世纪确立科学的人才观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 第21-22页 |
二、新时期科学人才观的基本内涵 | 第22-38页 |
(一)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 第22-29页 |
1、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区别 | 第22-26页 |
2、现代社会中,人才资源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性因素 | 第26-27页 |
3、进入二十一世纪,人才资源的国际竞争呈现越来越激烈的态势 | 第27-28页 |
4、我国存在严重的人才资源问题 | 第28-29页 |
(二) 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 | 第29-34页 |
1、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决定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人才 | 第29-31页 |
2、人才是一定社会的人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 | 第31-34页 |
(三)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 第34-38页 |
三、科学人才观的实践要义 | 第38-45页 |
(一)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人才的培养 | 第38-40页 |
(二) 加速人才资源市场制度体系的建设,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 第40-44页 |
1、世界上发达国家发挥市场作用引进人才的办法 | 第40-43页 |
2、人才资源市场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提高中国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基础条件 | 第43-44页 |
(三)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加快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注释 | 第47-48页 |
参考书目 | 第48-50页 |
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