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癫痫中医文献与证治研究
引言 | 第1-15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5-55页 |
一、 古代文献对小儿癫痫的认识 | 第15-37页 |
(一) 病名演化 | 第15-19页 |
(二) 病因病机 | 第19-23页 |
(三) 辨证分型 | 第23-29页 |
(四) 治则治法 | 第29-37页 |
二、 现代文献综述 | 第37-55页 |
(一) 病证名的定义 | 第37页 |
(二) 中西医癫痫概念内涵的比较 | 第37-41页 |
(三) 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 | 第41-46页 |
(四) 临床证治研究 | 第46-52页 |
(五) 方药实验研究 | 第52-54页 |
(六) 其它治疗手段 | 第54-55页 |
第二部分 证治研究 | 第55-105页 |
一、 统计学方法在中医文献研究中的应用 | 第55-57页 |
二、 癫痫证治分析的设计 | 第57-61页 |
(一) 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统计学依据 | 第57-58页 |
(二) 确定研究对象 | 第58-60页 |
(三) 数据规范化与建立数据库 | 第60-61页 |
三、 结果分析 | 第61-105页 |
(一) 方剂分布概况 | 第61页 |
(二) 各个历史时期的证治状况 | 第61-85页 |
(三) 癫痫病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 第85-105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105-119页 |
一、 小儿癫痫的病因病机探讨 | 第105-111页 |
(一) 病因探讨 | 第105-109页 |
(二) 病机探讨 | 第109-111页 |
二、 小儿癫痫辨治规律的探讨 | 第111-119页 |
(一) 临证思路 | 第112-114页 |
(二) 临床启示 | 第114-115页 |
(三) 建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体系 | 第115-119页 |
结语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