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8页 |
| 第一章 农村脱贫地区与可持续发展 | 第8-14页 |
|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及其内涵 | 第8-9页 |
|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由来 | 第8页 |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8-9页 |
| ·我国农村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 第9-14页 |
| ·我国农村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 第9页 |
| ·我国农村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 第9-11页 |
| ·我国农村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11-14页 |
| 第二章 当前我国农民价值观对农村脱贫地区社会持续发展的功能分析 | 第14-24页 |
| ·理论上农民价值观对脱贫地区社会持续发展的促进功能 | 第14-20页 |
| ·价值观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 ·理论上农民价值观对脱贫地区社会持续发展的促进功能 | 第16-20页 |
| ·当前我国农民价值观对脱贫地区持续发展的消极功能 | 第20-23页 |
| ·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价值观 | 第20页 |
| ·人与人关系的伦理价值观 | 第20-21页 |
| ·个体生存方式、存在意义的价值观 | 第21-23页 |
| ·当前我国农民价值观之于脱贫地区持续发展消极功能的分析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提升脱贫地区农民价值观途径 | 第24-30页 |
| ·提升脱贫地区农民价值观的途径 | 第24-28页 |
| ·评估已在实行之中的促进价值观变革之举措 | 第24-25页 |
| ·改善农村脱贫地区的人文社会环境 | 第25-27页 |
| ·培养农村脱贫地区农民文化自觉意识 | 第27-28页 |
| ·提升脱贫地区农民价值观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28-30页 |
| ·价值观的提升要有社会实践基础,要在制度建设中体现出来 | 第28-29页 |
| ·要规避大众文化的无意义、无价值在提升农民价值观中的消极作用 | 第29页 |
|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 第29-30页 |
| 结束语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 后记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