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WTO海运框架对中国海运业的影响研究
| 1 国际海运业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市场分析 | 第1-14页 |
| ·国际海运活动基本要素 | 第8-10页 |
| ·海运船舶 | 第8页 |
| ·海运货物 | 第8页 |
| ·国际性港口 | 第8-9页 |
| ·国际海运经营人及行业群体 | 第9页 |
| ·国际海运法规 | 第9-10页 |
| ·海运外部环境 | 第10页 |
| ·国际海运市场分析 | 第10-14页 |
| ·海运市场的形成 | 第10页 |
| ·海运产业的发展 | 第10-11页 |
| ·海运市场的发展 | 第11-12页 |
| ·海运市场交易方式和场所 | 第12-14页 |
| 2 世界贸易组织的海运框架 | 第14-24页 |
| ·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关贸总协定(GATT) | 第14-17页 |
| ·WTO的宗旨 | 第14-15页 |
| ·WTO的基本原则 | 第15-16页 |
|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 第16-17页 |
| ·GATS海运谈判 | 第17-19页 |
| ·海运服务业谈判的项目分类 | 第17页 |
| ·GATS海运谈判的宗旨与方式 | 第17-18页 |
| ·GATS海运谈判的进程 | 第18-19页 |
| ·WTO关于海运业的法律框架 | 第19-24页 |
| ·海运服务业的一般责任和义务 | 第19-23页 |
| ·海运部门的具体承诺义务 | 第23-24页 |
| 3 加入WTO对中国海运业的影响分析 | 第24-39页 |
| ·中国海运市场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 ·我国海运谈判及对外承诺 | 第26-31页 |
| ·在内陆地区建立商业存在 | 第27页 |
| ·国际船舶代理 | 第27-28页 |
| ·综合物流服务 | 第28-29页 |
| ·无船承运人 | 第29页 |
| ·班轮运输的市场准入管理 | 第29-30页 |
| ·设立外商控股和独资的国际海运公司 | 第30-31页 |
| ·国际货运代理 | 第31页 |
| ·加入WTO对中国海运业的影响 | 第31-35页 |
| ·对中国国际海运业的正面影响 | 第31-33页 |
| ·对中国国际海运业的负面影响 | 第33-35页 |
| ·我国海运企业及相关行业的形势分析 | 第35-37页 |
| ·我国海运企业面临的形势 | 第35-36页 |
| ·我国海运相关行业面临的形势 | 第36-37页 |
| ·中国海运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 4 加入WTO中国海运业的发展对策 | 第39-61页 |
| ·加强政府指导监督工作 | 第39-43页 |
| ·入世后完善我国海运立法体系的原则和思路 | 第43-50页 |
| ·我国国际海运立法应具体遵循的原则 | 第43-46页 |
| ·完善和加强我国海运立法应采取的措施 | 第46-50页 |
| ·积极培育联合化、多角化的海运企业经营方式 | 第50-55页 |
| ·积极组建我国海运企业班轮公司联营体 | 第50-51页 |
| ·加强国内海运企业及相关企业间的联合与重组 | 第51-53页 |
| ·实施多角化经营 | 第53-55页 |
| ·大力发展海运产业的人力资源建设 | 第55-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