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第二章 IKE协议简介 | 第10-17页 |
·IKE和密码协议中的基本概念 | 第10-12页 |
·安全联盟(SA) | 第10页 |
·协商阶段和模式 | 第10页 |
·认证方法 | 第10-11页 |
·Diffie-Hellman交换 | 第11页 |
·密码协议 | 第11-12页 |
·协议描述使用的符号 | 第12页 |
·密钥生成 | 第12-13页 |
·第一阶段交换 | 第13-15页 |
·使用数字签名的验证方法 | 第13-14页 |
·使用公钥加密的验证方法 | 第14页 |
·使用改进的公钥加密的验证方法 | 第14-15页 |
·使用预共享密钥的认证方法 | 第15页 |
·第二阶段交换 | 第15-16页 |
·新群模式 | 第16页 |
·ISAKMP信息交换 | 第16-17页 |
第三章 IKE协议缺陷分析 | 第17-22页 |
·不能抵御DoS攻击 | 第17-18页 |
·存在中间人攻击 | 第18-19页 |
·修改协商提案的中间人攻击 | 第18-19页 |
·修改身份标识符的中间人攻击 | 第19页 |
·关于身份保护 | 第19-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四章 IKEv2协议简介 | 第22-32页 |
·初始交换(The Initial Exchange) | 第22-25页 |
·初始交换过程 | 第22-23页 |
·IKE SA中密钥的计算 | 第23-24页 |
·AUTH载荷的计算 | 第24-25页 |
·产生子SA交换(The CREATE_CHILD_SA Exchange) | 第25-26页 |
·CREATE_CHILD_SA交换过程 | 第25页 |
·CHILD SA中密钥的计算 | 第25-26页 |
·信息交换(INFORMATIONAL Exchange) | 第26-28页 |
·INFORMATIONAL交换过程 | 第26-27页 |
·删除SAs的INFORMATIOANL交换过程 | 第27-28页 |
·IKEv2保证协议可靠的措施 | 第28-29页 |
·超时重传和Message ID的作用 | 第28-29页 |
·错误处理 | 第29页 |
·使用Cookie防御DoS攻击 | 第29-32页 |
第五章 IKEv2协议的形式语言分析 | 第32-44页 |
·BAN逻辑 | 第32-33页 |
·BAN逻辑的介绍 | 第32-33页 |
·扩展的BAN逻辑 | 第33页 |
·WK逻辑 | 第33-39页 |
·语法 | 第34-36页 |
·公理和推理规则 | 第36-38页 |
·分析步骤 | 第38-39页 |
·IKEv2的WK逻辑分析 | 第39-44页 |
·协议处理 | 第39-40页 |
·前提条件 | 第40-42页 |
·目标 | 第42-43页 |
·证明 | 第43-44页 |
第六章 IKEv2协议的实现 | 第44-51页 |
·总体框架 | 第44-45页 |
·IKE管理服务模块 | 第45-47页 |
·消息和事件处理模块 | 第47-48页 |
·管理消息处理子模块 | 第47页 |
·网络消息处理子模块 | 第47页 |
·时钟事件处理子模块 | 第47-48页 |
·IKE状态库 | 第48页 |
·IKE交换消息处理模块 | 第48-51页 |
第七章 IKEv2扩展功能 | 第51-60页 |
·重新协商SA(Rekey) | 第51-52页 |
·IP载荷压缩(IPComp) | 第52-53页 |
·NAT Traversal | 第53-57页 |
·NAT的原理 | 第53-54页 |
·NAT和IPSec之间的不兼容 | 第54-55页 |
·支持NAT Traversal的IKEv2 | 第55-57页 |
·扩展认证(Extended Authentication) | 第57-58页 |
·获得内部IP地址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附录A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