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一、 概论 | 第8-14页 |
(一) WTO和WTO争端解决机制 | 第8-11页 |
(二) 第三方介入问题简述 | 第11-14页 |
1 第三方介入释义 | 第11-12页 |
2 第三方介入制度的正当性理论 | 第12-14页 |
3 相关概念的确定 | 第14页 |
二、 GATT时期第三方介入的实践 | 第14-25页 |
(一)1979 年前的第三方介入 | 第15-18页 |
(二)1979 年到1989年期间的第三方介入 | 第18-21页 |
(三)1989 年到1995年期间的第三方介入 | 第21-25页 |
1 1989 年蒙特利尔中期审议和“改进决议” | 第21-22页 |
2 两个香蕉案 | 第22-25页 |
3 1994 年6月理事会会议对第三方介入问题的改进 | 第25页 |
三、 DSU中的第三方介入 | 第25-40页 |
(一) DSU第10条释义 | 第25-29页 |
1 作为第三方的条件 | 第26-28页 |
2 第三方的权利内容 | 第28-29页 |
(二) DSU规则下的第三方介入实践----以“汽油案”为例 | 第29-32页 |
(三) 磋商中的第三方 | 第32-37页 |
1 DSU第4条11款对第三方介入磋商的规定 | 第32-33页 |
2 第三方介入磋商的实践 | 第33-37页 |
(四) 上诉程序中的第三方 | 第37-40页 |
1 DSU对第三方介入上诉程序的规定 | 第37-38页 |
2 第三方介入上诉程序规则解析 | 第38-40页 |
四、 国际法院关于第三方介入的规则 | 第40-42页 |
(一) 国际法和WTO规则的结合 | 第40-41页 |
(二) 国际法院审理程序中的第三国 | 第41-42页 |
1 酌定介入和权利介入 | 第41-42页 |
2 第三国的权利义务 | 第42页 |
五、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第三方介入几个问题的思考 | 第42-48页 |
(一) 第三方主体资格 | 第42-45页 |
1 第三方的“成员国”要求 | 第42-44页 |
2 “人权”对当事方和第三方主体资格的质疑 | 第44-45页 |
(二) 当事方意思自治原则与第三方介入 | 第45-47页 |
1 国际法院司法体系中的当事方意思自治原则 | 第45-46页 |
2 作为WTO目标与当事方意思自治原则平衡结果的第三方介入 | 第46-47页 |
(三) 第三方在WTO专家组程序中的权利 | 第47页 |
(四) 发展中国家与第三方的保护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