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3页 |
·异形柱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6-8页 |
·广东《规程》和天津《规程》的特点 | 第8-9页 |
·广东《规程》的特点 | 第8-9页 |
·天津《规程》的特点 | 第9页 |
·异形柱的受力特点 | 第9-10页 |
·异形柱的优缺点 | 第10-11页 |
·异形柱的优点 | 第10-11页 |
·异形柱的缺点 | 第11页 |
·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 第11-13页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2 带暗柱异形柱和不等肢异形柱的概念 | 第13-16页 |
·带暗柱的异形柱 | 第13-14页 |
·带暗柱的异形柱的概念 | 第13页 |
·带暗柱的异形柱的提出 | 第13-14页 |
·带暗柱的异形柱的发展趋势 | 第14页 |
·不等肢异形柱 | 第14-16页 |
·不等肢异形柱的概念 | 第14-15页 |
·不等肢异形柱的提出 | 第15页 |
·不等肢异形柱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3 带暗柱的异形柱和不等肢异形柱延性性能研究方法 | 第16-26页 |
·带暗柱的异形柱的延性性能研究方法 | 第16-23页 |
·带暗柱的异形柱的延性性能理论依据 | 第16-21页 |
·对带暗柱异形柱的模型研究设计 | 第21-23页 |
·不等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不等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理论依据 | 第23页 |
·不等肢异形柱的模型研究设计 | 第23-24页 |
·最大轴压比限值的确定方法 | 第24-26页 |
4 带暗柱的异形柱的延性性能研究和轴压比限值的确定 | 第26-59页 |
·带暗柱L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 | 第26-36页 |
·影响带暗柱L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的因素 | 第28-35页 |
·带暗柱的L形异形柱与普通L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比较 | 第35-36页 |
·带暗柱T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 | 第36-46页 |
·影响带暗柱T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的因素 | 第38-44页 |
·带暗柱的T形异形柱与普通T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比较 | 第44-46页 |
·带暗柱的十字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 | 第46-55页 |
·影响带暗柱的十字形异形柱延性性能的因素 | 第47-53页 |
·带暗柱的十字形异形柱与普通十字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比较 | 第53-55页 |
·带暗柱的异形柱的最大设计轴压比限值的确定 | 第55-59页 |
·由截面曲率延性确定的最大设计轴压比限值 | 第55-56页 |
·由大、小偏心破坏确定的最大设计轴压比限值 | 第56-58页 |
·确定带暗柱的异形柱的轴压比限值的最佳方法 | 第58-59页 |
5 不等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研究和最大轴压比的确定 | 第59-91页 |
·不等肢L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 | 第59-69页 |
·影响不等肢L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的因素 | 第61-67页 |
·不等肢L形异形柱与普通L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比较 | 第67-69页 |
·不等肢T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 | 第69-78页 |
·影响不等肢T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70-76页 |
·不等肢T形异形柱与普通T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比较 | 第76-78页 |
·不等肢十字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 | 第78-86页 |
·影响不等肢十字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79-84页 |
·不等肢十字形异形柱与普通十字形异形柱的延性性能比较 | 第84-86页 |
·不等肢异形柱的最大轴压比限值的确定 | 第86-91页 |
·由截面曲率延性确定的最大设计轴压比限值 | 第86-88页 |
·由大、小偏心破坏确定的最大设计轴压比限值 | 第88-89页 |
·确定不等肢异形柱的轴压比限值的最佳方法 | 第89-91页 |
6 结论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声明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附录 | 第99-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