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鞭效应危害的主要因素的研究
第一章 、引言 | 第1-20页 |
1.1 该研究工作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 长鞭效应理论的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1.2.1 长鞭效应的存在与危害 | 第13-14页 |
1.2.2 造成长鞭效应的原因 | 第14-15页 |
1.2.3 啤酒对策实验 | 第15-16页 |
1.2.4 减小长鞭效应的措施 | 第16-18页 |
1.2.5 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18-19页 |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供应链中的长鞭效应及其危害 | 第20-30页 |
2.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 第20-22页 |
2.2 供应链管理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2.3 长鞭效应的概念与危害 | 第24-25页 |
2.4 长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 第25-30页 |
2.4.1 需求预测 | 第26页 |
2.4.2 批量订货 | 第26-28页 |
2.4.3 短缺博弈 | 第28页 |
2.4.4 价格波动 | 第28-30页 |
第三章 、一个用于探讨供应链中长鞭效应的框架 | 第30-44页 |
3.1 零售商的对策 | 第30-31页 |
3.2 批发商的对策 | 第31-33页 |
3.3 生产商的对策 | 第33-35页 |
3.4 长鞭效应及其危害的评价标准 | 第35-44页 |
3.4.1 评价长鞭效应的标准 | 第35-37页 |
3.4.2 评价长鞭效应危害的标准 | 第37-44页 |
第四章 、造成长鞭效应危害的主要因素的研究 | 第44-69页 |
4.1 三种因素分别抑制25%后的长鞭效应危害 | 第44-55页 |
4.1.1 抑制需求预测因素后的长鞭效应危害 | 第44-45页 |
4.1.2 抑制批量订货因素后的长鞭效应危害 | 第45-47页 |
4.1.3 抑制短缺博弈因素后的长鞭效应危害 | 第47-50页 |
4.1.4 三种情况结果的比较 | 第50-55页 |
4.2 三种因素分别抑制50%后的长鞭效应危害 | 第55-61页 |
4.2.1 三种情况的结果 | 第55-56页 |
4.2.2 三种情况结果的比较 | 第56-61页 |
4.3 三种因素分别抑制75%的长鞭效应危害 | 第61-67页 |
4.3.1 三种情况的结果 | 第61-62页 |
4.3.2 三种情况结果的比较 | 第62-67页 |
4.4 不同抑制程度的效果比较及得出的结论 | 第67-69页 |
第五章 、刚性生产因素 | 第69-79页 |
5.1 柔性生产与刚性生产 | 第69-70页 |
5.2 柔性生产下的函数框架 | 第70-73页 |
5.2.1 函数框架的改变 | 第70-71页 |
5.2.2 函数框架的赋值与结果 | 第71-73页 |
5.3 采用柔性生产前后的比较 | 第73-79页 |
5.3.1、 零售商的变化 | 第73-75页 |
5.3.2、 批发商的变化 | 第75-76页 |
5.3.3、 生产商的变化 | 第76-78页 |
5.3.4、 得出的论点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柔性生产方式下,长鞭效应危害的分析 | 第79-99页 |
6.1 三种因素分别抑制25%后的长鞭效应危害 | 第79-85页 |
6.1.1 三种情况的结果 | 第79-80页 |
6.1.2 三种情况结果的比较 | 第80-85页 |
6.2 三种因素分别抑制50%后的长鞭效应危害 | 第85-91页 |
6.2.1 三种情况的结果 | 第85-86页 |
6.2.2 三种情况结果的比较 | 第86-91页 |
6.3 三种因素分别抑制75%后的长鞭效应危害 | 第91-97页 |
6.3.1 三种情况的结果 | 第91-92页 |
6.3.2 三种情况结果的比较 | 第92-97页 |
6.4 不同抑制程度的效果比较及得出的结论 | 第97-99页 |
第七章 、供应链中的分配机制对长鞭效应危害的影响 | 第99-106页 |
7.1 几种不同的分配机制 | 第99-102页 |
7.2 几种分配机制的赋值与结果 | 第102-104页 |
7.2.1 零售商类型的假设 | 第102-103页 |
7.2.2 几种分配机制的结果 | 第103-104页 |
7.3 几种分配机制的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104-106页 |
7.3.1 对几种分配机制结果的比较 | 第104页 |
7.3.2 对几种分配机制结果的分析 | 第104-106页 |
结论 | 第106-108页 |
后记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附录 | 第115-156页 |
个人简历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