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国外造价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 第13-14页 |
·我国造价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 第14-15页 |
·高速公路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全面造价管理的相关理论及局限性分析 | 第17-25页 |
·全面造价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全过程造价管理 | 第17-19页 |
·全要素造价管理 | 第19页 |
·全风险造价管理 | 第19-20页 |
·全团队造价管理 | 第20页 |
·基于全面造价管理理论的造价控制原理 | 第20-22页 |
·全面造价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 第22-23页 |
·造价失控原因分析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WSR 系统工程方法论 | 第25-31页 |
·WSR 系统方法论的基本概念 | 第25-26页 |
·WSR 系统方法论的主要步骤 | 第26-28页 |
·WSR 遵循的原则 | 第28-29页 |
·WSR 系统方法论对全面造价控制系统的启示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基于WSR 方法论的高速公路全面造价管理方法 | 第31-54页 |
·基于物理(W)的高速公路全面造价管理方法 | 第31-37页 |
·全过程造价确定公式 | 第31-32页 |
·全要素造价确定公式和控制指标体系 | 第32-36页 |
·全风险造价确定公式 | 第36-37页 |
·全面造价管理的信息系统 | 第37页 |
·基于事理(S)的高速公路全面造价管理方法 | 第37-44页 |
·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方法模型 | 第37-40页 |
·全要素造价管理的方法模型 | 第40-43页 |
·全风险造价管理的方法模型 | 第43-44页 |
·基于人理(R)的高速公路全面造价管理方法 | 第44-51页 |
·全面造价管理的组织模式 | 第45页 |
·全面造价管理的组织中各种角色 | 第45-46页 |
·领导职责 | 第46-47页 |
·合作促进人和造价工程师的工作职责和角色资质要求 | 第47-49页 |
·全团队造价管理的沟通与信息交换 | 第49页 |
·全面造价管理的培训和教育 | 第49-51页 |
·基于WSR 方法论的高速公路全面造价控制的实施步骤 | 第51-53页 |
·工程背景 | 第51页 |
·意图辨识 | 第51-52页 |
·定义领导需求 | 第52页 |
·调查分析 | 第52页 |
·形成目标 | 第52-53页 |
·构建模型,提出方案以及实施建议 | 第53页 |
·实施评估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高速公路全面造价管理方法实施的绩效测评 | 第54-71页 |
·全面造价控制的多级动态模糊综合评价 | 第54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4-56页 |
·信息指标 | 第55-56页 |
·造价控制状况指标 | 第56页 |
·团队合作指标 | 第56页 |
·多级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6-57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7-59页 |
·指标的无量纲处理方法 | 第59-60页 |
·算例 | 第60-70页 |
·项目背景及原始数据 | 第60页 |
·指标数值的计算及标准化 | 第60-62页 |
·绩效评价 | 第62-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主要结论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77页 |
附录 B 计算资料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