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问题提出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的逻辑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核心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第17页 |
·国内关于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相关行为的研究 | 第17-20页 |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 | 第18页 |
·行为因素对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 | 第18-20页 |
·国际上关于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相关行为的研究 | 第20页 |
·已有文献的贡献与不足 | 第20-23页 |
·已有文献的贡献 | 第20页 |
·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 第20-21页 |
·研究问题的形成 | 第21-23页 |
第3章 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3-29页 |
·AHP方法及其缺点 | 第23-24页 |
·AHP方法原理 | 第23-24页 |
·AHP方法的缺点 | 第24页 |
·熵权法原理及其优点 | 第24-26页 |
·熵权法原理 | 第24-25页 |
·熵权法的优点 | 第25-26页 |
·AHP方法和熵权法在研究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 第26-29页 |
第4章 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描述 | 第29-49页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34页 |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描述 | 第29-32页 |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始参数 | 第32-33页 |
·指标正向化处理 | 第33页 |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 第33-34页 |
·模型描述 | 第34-40页 |
·环境 | 第34页 |
·电信企业主体描述 | 第34-37页 |
·电信企业主体的属性 | 第34-35页 |
·电信企业主体观察和改变外部环境的方法 | 第35-36页 |
·电信企业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36-37页 |
·电信企业主体行为规则设计 | 第37-40页 |
·传递规则 | 第37页 |
·排名规则 | 第37-38页 |
·资源再分配规则 | 第38页 |
·循环规则 | 第38-39页 |
·扰动规则 | 第39-40页 |
·模型的其他参数和变量 | 第40页 |
·仿真流程设计 | 第40-41页 |
·仿真系统的UML描述 | 第41-45页 |
·Swarm仿真模型的源程序 | 第45-49页 |
第5章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9-57页 |
·Swarm仿真平台的标准控制面板及初始参数设置 | 第49-50页 |
·仿真分析 | 第50-57页 |
·基于电信复杂系统的核心竞争力模仿行为仿真分析 | 第50-51页 |
·基于各个电信企业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模仿行为仿真分析 | 第51-55页 |
·基于电信企业主体的核心竞争力差值的模仿行为仿真分析 | 第55-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61页 |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主要工作 | 第58页 |
·研究局限及进一步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附录A 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2006年财务报告 | 第69-75页 |
附录B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2006年财务报告 | 第75-79页 |
附录C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06年财务报告 | 第79-85页 |
附录D 仿真源程序 | 第85-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