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与GIS在船舶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船舶监控概述 | 第17-31页 |
·船舶监控技术分类 | 第17-26页 |
·VTS与 AIS联合监控 | 第17-19页 |
·Inmarsat | 第19-21页 |
·GPS+无线通信网络+GIS | 第21-22页 |
·卫星定位监控系统 | 第22-26页 |
·船舶监控技术应用分析 | 第26-28页 |
·数据通信、GIS的发展 | 第28-31页 |
第3章 卫星定位监控系统体系结构 | 第31-39页 |
·系统的整体结构 | 第31-32页 |
·卫星定位系统 | 第32-33页 |
·空间部分 | 第32页 |
·地面控制部分 | 第32-33页 |
·用户部分 | 第33页 |
·船载终端 | 第33-34页 |
·船载终端的组成 | 第33-34页 |
·船载终端相关参数 | 第34页 |
·船载终端主要功能 | 第34页 |
·卫星通信系统 | 第34-36页 |
·空间段 | 第35页 |
·控制段 | 第35页 |
·地面段 | 第35-36页 |
·船舶监控中心 | 第36-39页 |
·监控中心组织结构 | 第36-37页 |
·监控中心主要功能 | 第37-38页 |
·通信服务器 | 第38页 |
·数据库服务器 | 第38页 |
·监控台 | 第38-39页 |
第4章 船舶监控中心数据通信 | 第39-59页 |
·数据通信模型 | 第39-41页 |
·ISO模型 | 第39-40页 |
·TCP/IP模型 | 第40页 |
·两类模型比较分析 | 第40-41页 |
·数据包的封装与分用 | 第41-42页 |
·数据包的封装 | 第41-42页 |
·数据包的分用 | 第42页 |
·通信协议设计 | 第42-50页 |
·传输层作用 | 第42-43页 |
·UDP与 TCP协议 | 第43-44页 |
·传输层协议选择 | 第44-45页 |
·应用逻辑分析 | 第45-46页 |
·会话层协议设计 | 第46-49页 |
·应用层协议设计 | 第49-50页 |
·通信机制 | 第50-55页 |
·Sockets通信 | 第50-52页 |
·多线程与消息队列 | 第52-53页 |
·连接管理 | 第53-54页 |
·协议的解析与合成 | 第54-55页 |
·通信应答机制 | 第55页 |
·通信框架设计 | 第55-59页 |
·双端通信框架 | 第55-57页 |
·客户端通信框架 | 第57-59页 |
第5章 船舶数据处理 | 第59-69页 |
·空间数据管理方式 | 第59-60页 |
·海图文件 | 第59页 |
·关系数据库 | 第59-60页 |
·MapObjects概述 | 第60-62页 |
·MapObjects对象组成 | 第61页 |
·MapObjects功能特点 | 第61页 |
·MapObjects支持的数据源 | 第61-62页 |
·海图操作与数据处理 | 第62-69页 |
·海图数据访问 | 第62页 |
·区域设置 | 第62-64页 |
·距离方位的计算 | 第64-65页 |
·位置数据处理 | 第65-69页 |
第6章 测试结果 | 第69-75页 |
·测试环境 | 第69-70页 |
·拓扑结构 | 第69-70页 |
·硬件环境 | 第70页 |
·软件环境 | 第70页 |
·测试目标 | 第70页 |
·测试范围 | 第70页 |
·预期性能指标 | 第70页 |
·测试方法 | 第70-71页 |
·测试记录及结果分析 | 第71-75页 |
·测试记录 | 第71-73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73-7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