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式逆止器力学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课题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逆止器的发展历史 | 第9-12页 |
| ·逆止器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虚拟样机性能仿真分析理论 | 第16-24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范围 | 第16-17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相关技术 | 第17页 |
| ·虚拟样机技术与传统的CAX技术的比较及其优势 | 第17-18页 |
| ·虚拟样机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 ·机械系统性能仿真分析中有限元理论 | 第19-22页 |
| ·本课题中使用的相关软件 | 第22-23页 |
| ·Pro/Engineer软件简介 | 第22页 |
| ·ANSYS/LS-DYNA软件简介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建立接触式逆止器的虚拟样机模型 | 第24-31页 |
| ·虚拟样机的概念 | 第24页 |
| ·接触式逆止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 ·逆止器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 第25-30页 |
| ·基于特征的零件实体模型 | 第26-27页 |
| ·逆止器虚拟样机的装配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接触式逆止器逆止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31-63页 |
| ·有限元思想 | 第31页 |
| ·逆止器数值模拟的操作过程 | 第31-37页 |
| ·逆止器单元类型选择 | 第31-32页 |
| ·逆止器材料模型选择 | 第32-33页 |
| ·逆止器虚拟模型导入 | 第33页 |
| ·逆止器的网格划分 | 第33-34页 |
| ·定义逆止器的 PART | 第34页 |
| ·逆止器的接触分析 | 第34-36页 |
| ·逆止器载荷参数的定义和加载 | 第36页 |
| ·逆止器的有限元求解 | 第36-37页 |
| ·逆止器逆止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37-42页 |
| ·逆止器逆止过程中异型辊分析 | 第42-58页 |
| ·逆止过程中异型辊受力分析 | 第43-48页 |
| ·异型辊理论接触应力计算 | 第48-49页 |
| ·逆止器内部受力情况变化分析 | 第49-53页 |
| ·异型辊受力情况变化分析 | 第53-58页 |
| ·异型辊结构参数对逆止效果的影响研究 | 第58-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NYD型逆止器性能实验 | 第63-66页 |
| ·逆止器逆止性能实验台 | 第63-65页 |
| ·逆止性能实验分析结论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