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11-1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飞机飞行动力学仿真数学模型 | 第15-26页 |
·飞机本体数学模型 | 第15-19页 |
·飞机刚体动力学方程 | 第15-17页 |
·飞机线性小扰动线化方程组 | 第17-19页 |
·飞机电传操纵系统概述 | 第19-20页 |
·六自由度非线性数学模型 | 第20-26页 |
·JSB 基本模块构架 | 第21-23页 |
·飞行动力学仿真系统基本流程及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 第23-24页 |
·基于XML 的飞机仿真配置文件 | 第24-25页 |
·飞机控制系统建模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大迎角飞行品质准则 | 第26-38页 |
·常规迎角飞行品质准则不适用分析 | 第26-28页 |
·时域 Neal-Smith 准则 | 第28-34页 |
·TDNS 准则评估飞行品质的数学模型 | 第28-30页 |
·飞行品质评价指标 | 第30-33页 |
·优化计算 | 第33-34页 |
·线性计算结果 | 第34-35页 |
·基于JSB 飞机模型的非线性计算结果 | 第35-38页 |
·纵向控制系统 | 第35-36页 |
·计算结果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纵向敏捷性研究 | 第38-50页 |
·敏捷性定义及分类 | 第38-40页 |
·纵向敏捷性尺度 | 第40-41页 |
·敏捷性战斗机的敏捷性要求 | 第41-43页 |
·最大负单位剩余功率 | 第41页 |
·滚转并截获90 倾斜角时间 | 第41-42页 |
·最小机头下俯加速度 | 第42页 |
·最大可配平迎角 | 第42页 |
·最大侧向加速度 | 第42-43页 |
·算例 | 第43-46页 |
·构型A | 第43-45页 |
·构型B | 第45-46页 |
·结果分析 | 第46页 |
·影响因素 | 第46-50页 |
·重心位置的影响 | 第46-47页 |
·惯性矩的影响 | 第47-48页 |
·其它影响因素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基于时域 Neal-Smith 准则、敏捷性、控制效能、鲁棒性的控制律综合设计 | 第50-59页 |
·综合设计方法 | 第50-51页 |
·特征结构配置算法 | 第51-53页 |
·设计指标选取 | 第53-55页 |
·飞行品质 | 第53-54页 |
·控制效能——Frobenius 范数准则 | 第54页 |
·敏捷性——俯仰角加速率准则 | 第54页 |
·鲁棒性——最小奇异值原理 | 第54-55页 |
·四阶纵向线性派生系统算例 | 第55-57页 |
·基于JSB 飞机模型的非线性计算结果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