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

美国新生体验计划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导言第12-19页
 一第12页
 二第12-16页
 三第16-17页
 四第17-19页
第一章 新生体验计划的历史源起与发展第19-41页
 第一节 为什么关注大学的第一年?第19-26页
  一、二战以后的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第20-21页
  二、本科新生特性的转变第21-22页
  三、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和转变第22-24页
  四、大学保留率第24-26页
  五、本科生活的奠基年第26页
 第二节 新生体验计划与本科教育质量的关系第26-37页
  一、美国教育报告: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从关注新生做起第27-32页
  二、新生体验计划与新生成功的定义第32-35页
  三、从深入了解退学率的原因来保证新生成功第35-37页
 第三节 新生体验计划的初啼与后续发展第37-41页
第二章 新生体验计划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环境第41-62页
 第一节 理论基础第41-50页
  一、影响新生离校的理论探讨第41-44页
  二、新生体验计划的理论依据:学生发展理论第44-50页
 第二节 新生体验计划的内容构成第50-55页
  一、内容设计原则:参与学习第51-52页
  二、活动的时间安排顺序第52-55页
 第三节 新生体验计划的环境基础第55-62页
  一、学生事务部与学术事务部的合作第55-58页
  二、新生体验计划的组织要素第58-62页
第三章 入学服务第62-81页
 第一节 入学管理第62-66页
  一、历史简介第62-63页
  二、入学管理的含义第63-64页
  三、入学管理的矩阵组织结构第64-65页
  四、大学研究机构对入学管理工作的参与第65-66页
 第二节 定向辅导活动第66-73页
  一、历史发展第67-68页
  二、定义与目标第68-69页
  三、实施模式第69-70页
  四、内容组成第70-73页
 第三节 宿舍计划第73-81页
  一、历史简介第74-75页
  二、模式与内容设计第75-78页
  三、宿舍计划的工作执行人员组成第78-81页
第四章 学术支援第81-101页
 第一节 学术指导第81-88页
  一、历史简介第82页
  二、学术指导的内涵第82-83页
  三、组织模式第83-86页
  四、学术指导与定向辅导活动的融合第86-88页
 第二节 辅助教学第88-92页
  一、简介第88-90页
  二、辅助教学计划的关键人物第90-91页
  三、操作模式第91页
  四、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的“前进准备计划”第91-92页
 第三节 图书馆与信息素养第92-101页
  一、信息素养的涵义第93-94页
  二、新生研讨班与信息素养的培养——以索诺马兰州立大学的项目试验为例第94-101页
第五章 新生课程第101-117页
 第一节 新生研讨班第101-104页
  一、历史缘起与发展第101-102页
  二、新生研讨班的类型第102-104页
  三、新生研讨班的案例简介第104页
 第二节 课程学习共同体第104-117页
  一、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第105-106页
  二、学习共同体的组织结构与案例说明第106-117页
第六章 课外活动—服务学习第117-123页
 第一节 历史发展第117-118页
 第二节 服务—学习的含义第118-119页
 第三节 目标与价值第119-120页
 第四节 新泽西州学院的服务学习计划第120-123页
第七章 新生体验计划的评价第123-130页
 第一节 评价目的第123-124页
 第二节 评价的内容第124-127页
 第三节 评价工具第127-130页
结束语第130-133页
 一第130-131页
 二第131-133页
附录第133-166页
 附录1 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的新生体验计划第133-142页
 附录2 麻省理工大学的Terrascope课程第142-150页
 附录3 南卡罗来纳哥伦比亚大学的“大学101”第150-154页
 附录4 全国辅助教学评价结果(1998-2003)第154-155页
 附录5 评价工具一览表第155-166页
参考文献第166-174页
 (一) 著作第166-167页
 (二) 论文第167-170页
 (三) 报告/网站第170-174页
后记第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研究生奖助制度研究--以A大学和B大学为个案
下一篇:中学校本评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