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群众路线”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导言 | 第10-13页 |
1、选题理由 | 第10-11页 |
2、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群众路线"的理论源头 | 第13-21页 |
1、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 第13-16页 |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群众观 | 第16-21页 |
二、"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 | 第21-26页 |
1、"相信、依靠、联系群众"的观点 | 第21-22页 |
2、"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 第22-24页 |
3、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运动的关系 | 第24-26页 |
三、"群众路线"的实质 | 第26-32页 |
1、党的根本的政治、组织路线 | 第26-27页 |
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 | 第27-29页 |
3、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 第29-32页 |
四、"群众路线"的哲学视域 | 第32-39页 |
1、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辩证统一 | 第32页 |
2、历史人物与群众创造的辩证统一 | 第32-36页 |
3、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 第36-39页 |
五、群众路线的当下视野 | 第39-44页 |
1、注重群众利益、民生内涵的多元化 | 第39-41页 |
2、注重群众政治诉求的多面性 | 第41-42页 |
3、联系群众方式的多样化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