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导论 | 第7-10页 |
一 研究概况及文化背景 | 第7-8页 |
二 研究目的及学术意义 | 第8页 |
三 研究之方法论 | 第8-9页 |
四 研究之架构 | 第9-10页 |
第一章 徐黄异体——北宋初年院体竹画的发展 | 第10-18页 |
第一节 黄氏两种竹法之评议 | 第10-14页 |
一 《山鹧棘雀图》与黄氏双勾赋色竹法之考辨 | 第10-12页 |
二 黄筌墨竹画考辨 | 第12-14页 |
第二节 《雪竹图》与徐熙画法之评议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宋人《翠竹翎毛图》与唐希雅竹法之评议 | 第15-18页 |
第二章 熙宁法变——崔白时期院体竹画的新拓展 | 第18-22页 |
第一节 崔白竹画成就之评议 | 第18-20页 |
一 崔白竹画历史叙说之考辨 | 第18-19页 |
二 崔白传世竹画作品分析 | 第19页 |
三 崔白竹画成就总论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熙宁时期院体竹画新拓展之原因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宣和御体——宋徽宗的竹画成就 | 第22-29页 |
第一节 宋徽宗对熙宁时期绘画的继承发展概况 | 第22页 |
第二节 宫廷收藏对宋徽宗竹画的影响 | 第22-25页 |
第三节 道教对宋徽宗竹画的影响 | 第25页 |
第四节 宋徽宗竹法之评议 | 第25-27页 |
一 宋徽宗竹画历史叙说之考辨 | 第25-26页 |
二 宋徽宗传世竹画作品分析 | 第26-27页 |
第五节 宋徽宗竹法总论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启后承前——南宋及元初院体竹画的沿承与发展 | 第29-33页 |
第一节 南宋院体竹画发展之评议 | 第29-30页 |
一 南宋院体竹画发展概况 | 第29-30页 |
二 南宋院体竹画风格之成因 | 第30页 |
第二节 元初画家对宋代院体竹画的继承与发展评议 | 第30-33页 |
一 继承与发展概况 | 第30-31页 |
二 继承与发展总论结论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注释 | 第34-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表 | 第40-43页 |
附图 | 第43-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