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寄生虫学论文

应用SSH技术研究氧化胁迫下细粒棘球蚴基因的表达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3-47页
 引言第13-14页
 第一章 细粒棘球蚴病研究进展第14-21页
  1 细粒棘球绦虫的结构及生活史第14-16页
  2 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组特征第16-18页
   ·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型第16-17页
   ·细粒棘球绦虫cDNA 文库第17-18页
   ·细粒棘球绦虫微卫星DNA 的特征第18页
  3 包虫病的防治及疫苗研究进展第18-20页
  4 展望第20-21页
 第二章 硫氧还蛋白及功能研究进展第21-32页
  1 硫氧还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第21-28页
   ·硫氧还蛋白对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第22-25页
   ·硫氧还蛋白对高氧环境的保护作用第25页
   ·硫氧还蛋白抑制细胞凋亡的特性第25-26页
   ·硫氧还蛋白系统生长因子作用第26-27页
   ·硫氧还蛋白对维持机体氧化还原平衡的作用第27-28页
  2 硫氧还蛋白与人类疾病的关系第28-30页
   ·硫氧还蛋白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第28页
   ·硫氧还蛋白与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第28-29页
   ·硫氧还蛋白与肿瘤第29页
   ·硫氧还蛋白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第29-30页
  3 细粒棘球绦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EgTPx)与寄生虫免疫第30-31页
  4 展望第31-32页
 第三章 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SH)及其在基因克隆中的应用第32-39页
  1 SSH 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第32-35页
  2 SSH 技术的应用第35-39页
   ·SSH 在肿瘤基因克隆中的应用第36-37页
   ·SSH 在免疫调控基因研究中的应用第37页
   ·SSH 在寄生虫学研究中的应用第37-39页
  3 展望第39页
 参考文献第39-47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47-111页
 第一章 细粒棘球蚴的体外培养及发育第47-58页
  引言第4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8-52页
   ·原头蚴第48页
   ·主要试剂第48-49页
   ·原头蚴的处理及培养第49-52页
  2 结果第52-54页
   ·原头蚴的培养观察及活性检测第52-53页
   ·原头蚴的培养及发育第53页
   ·原头蚴的切片及观察第53-54页
  3 讨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二章 应用SSH 技术研究氧化胁迫下细粒棘球蚴基因的表达第58-89页
  引言第59-6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0-73页
   ·原头蚴的收集与胁迫处理第60页
   ·主要试剂第60-62页
   ·总 RNA 提取与m RNA 的分离纯化第62-63页
   ·SSH 文库构建第63-69页
   ·SSH 文库插入片段检测第69-70页
   ·阳性克隆测序第70页
   ·测序结果分析第70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半定量RT-PCR第70-72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第72-73页
  2 结果第73-85页
   ·总 RNA 与m RNA 的质量检测第73-74页
   ·消减杂交结果检测第74-75页
   ·消减效率的鉴定第75页
   ·消减文库插入片段的PCR 鉴定第75-76页
   ·cDNA 测序与序列分析初步结果第76-81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半定量RT-PCR 分析第81-82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析第82-84页
   ·数据整理结果第84-85页
  3 讨论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第三章 细粒棘球蚴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的表达及免疫定位第89-111页
  引言第9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0-100页
   ·原头蚴的收集与处理第90-91页
   ·实验动物及抗体第91页
   ·试剂第91-94页
   ·EgTPx 基因克隆第94-95页
   ·虫体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重组质粒在原头蚴中的瞬时表达第95-96页
   ·重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和纯化第96页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第96-97页
   ·细粒棘球蚴天然总蛋白的提取第97页
   ·抗血清的特性鉴定第97-98页
   ·PSC 组织学分析第98-99页
   ·硫氧还蛋白的二硫键还原酶活性测定第99-100页
  2 结果第100-107页
   ·EgTpx 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第100-102页
   ·虫体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重组质粒在原头蚴中的瞬时表达第102-103页
   ·重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和纯化第103页
   ·抗血清的特性鉴定第103-105页
   ·PSC 组织学分析及EgTPx 的定位第105-106页
   ·硫氧还蛋白的二硫键还原酶活性测定第106-107页
  3 讨论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1页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第111-113页
附录1 英文缩略语第113-114页
附录2 主要实验仪器第114-11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个人简介第117-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部干旱区单体绿洲城市经济增长中的水资源约束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下一篇:昆虫抗冻蛋白基因转化烟草抗寒性功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