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伦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导论:拥有即存在? | 第10-35页 |
·背景与问题 | 第10-13页 |
·消费的伦理维度 | 第13-18页 |
·研究进展与评论 | 第18-31页 |
·基本思路与结构 | 第31-35页 |
第2章 消费伦理之源流比较 | 第35-79页 |
·俭:中国古代消费伦理之主流 | 第35-57页 |
·儒家:尚俭·依礼而行 | 第37-43页 |
·墨家:节用·自苦为极 | 第43-48页 |
·道家:宝俭·少私寡欲 | 第48-51页 |
·《管子》:俭与侈的统一 | 第51-57页 |
·西方消费伦理之流变脉络 | 第57-71页 |
·古希腊罗马的消费伦理思想 | 第57-61页 |
·禁欲苦行与贪婪攫取的并行 | 第61-67页 |
·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滥觞 | 第67-71页 |
·中西消费伦理思想比较 | 第71-79页 |
·思维方式的差异 | 第71-74页 |
·人生理想的差异 | 第74-77页 |
·发展历程的差异 | 第77-79页 |
第3章 消费伦理如何可能 | 第79-115页 |
·多重视域中的“消费” | 第79-93页 |
·经济学视域中的消费 | 第80-82页 |
·社会学视域中的消费 | 第82-85页 |
·生态学视域中的消费 | 第85-88页 |
·伦理学视域中的消费 | 第88-93页 |
·消费伦理何以必要 | 第93-107页 |
·满足需要?抑或满足欲望? | 第93-99页 |
·消费异化?抑或人的异化? | 第99-104页 |
·人的内在本性需要消费伦理 | 第104-107页 |
·消费伦理何以可能 | 第107-115页 |
·伦理传统的资源意义 | 第107-110页 |
·经验事实的动力支持 | 第110-112页 |
·理性精神的价值承诺 | 第112-115页 |
第4章 消费的价值目的与伦理原则 | 第115-143页 |
·幸福:消费的终极目的 | 第115-120页 |
·消费是为了人的生活 | 第116-117页 |
·人的生活目的是幸福 | 第117-119页 |
·消费最终目的是幸福 | 第119-120页 |
·消费伦理的共生原则 | 第120-124页 |
·我们应当如何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 第120-122页 |
·人与自然:“绿色消费”的价值视点 | 第122-124页 |
·消费伦理的公平原则 | 第124-133页 |
·我们应当如何消费才能共享好生活? | 第125-127页 |
·代内消费公平原则 | 第127-131页 |
·代际消费公平原则 | 第131-133页 |
·消费伦理的责任原则 | 第133-143页 |
·我能够消费什么和如何消费? | 第134-139页 |
·消费自由与消费责任 | 第139-143页 |
第5章 消费社会及其道德批判 | 第143-179页 |
·消费社会的理论溯源 | 第143-159页 |
·消费社会的缘起与特征 | 第144-147页 |
·现代性的反思:从工作伦理到消费崇拜 | 第147-152页 |
·后现代性分析:从品味区隔到符号操控 | 第152-159页 |
·消费社会的道德批判 | 第159-179页 |
·幸福生活:消费主义的美丽神话 | 第159-162页 |
·生态危机:消费社会的极限问题 | 第162-166页 |
·丰裕中的贫困:理想主义的终结 | 第166-172页 |
·欲壑难填:大众媒介的现代谋划 | 第172-179页 |
第6章 消费伦理秩序的现代建构 | 第179-205页 |
·消费秩序的伦理诉求 | 第179-183页 |
·新的蜜蜂寓言 | 第179-181页 |
·消费的伦理秩序 | 第181-183页 |
·消费秩序的目标指向 | 第183-192页 |
·人与自然和谐 | 第183-188页 |
·人与人的和谐 | 第188-190页 |
·人与自身和谐 | 第190-192页 |
·消费秩序的现代建构 | 第192-205页 |
·制度保障 | 第192-195页 |
·文化认同 | 第195-200页 |
·道德教化 | 第200-205页 |
结语 中国的选择:超越消费社会 | 第205-210页 |
参考文献 | 第210-220页 |
致谢 | 第220-22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2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