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群体诉讼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引言第8-11页
 一、选题的由来及意义第8页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8-9页
 三、本文的新观点和新思路第9-10页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第10页
 五、本文的研究框架第10-11页
第一章 群体诉讼的基础理论第11-23页
 第一节 群体诉讼概念和特征第11-15页
  一、群体诉讼的概念第11-14页
  二、群体诉讼的特征第14-15页
 第二节 群体诉讼的价值与功能第15-16页
  一、有利于维护司法的统一和权威第15页
  二、有利于减少社会成本、提高司法效率第15-16页
  三、有利于纠正民事诉讼结构的失衡状况,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第16页
 第三节 群体诉讼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16-23页
  一、群体诉讼与共同诉讼第16-22页
  二、群体诉讼与公益诉讼第22-23页
第二章 世界各国(地区)主要群体诉讼制度的考察和比较分析第23-41页
 第一节 世界各国(地区)主要群体诉讼制度的考察第23-31页
  一、美国集团诉讼第23-26页
  二、德国团体诉讼第26-27页
  三、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选定当事人制度第27-29页
  四、英国代表诉讼第29-31页
 第二节 世界各国(地区)主要群体诉讼制度的比较第31-41页
  一、世界各国(地区)主要群体诉讼制度成熟度的比较第31-38页
   (一) 比较标准的建立第31-34页
   (二) 比较结果的分析第34-38页
  二、在解决群体性纠纷发挥作用方面的比较第38-41页
   (一) 比较标准的建立第38-39页
   (二) 比较结果的分析第39-41页
第三章 我国群体诉讼制度理论与实践分析第41-48页
 第一节 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立法及理论问题第41-45页
  一、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立法规定第41页
  二、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理论探讨第41-45页
 第二节 群体诉讼与代表人诉讼的实践考察第45-48页
  一、我国群体性纠纷的特点第45-46页
  二、我国法院在处理群体性纠纷方面的做法第46-48页
第四章 我国多元群体诉讼制度的构建第48-52页
 第一节 我国群体诉讼制度完善的总体思路第48-50页
  一、群体诉讼制度的再认识第48-49页
  二、我国群体诉讼制度构建的立法选择第49-50页
 第二节 我国多元群体诉讼制度构建的方案第50-52页
  一、"加入制"集团诉讼制度的构建第50-51页
  二、"退出制"集团诉讼制度的构建第51-52页
  三、团体诉讼制度构建的设想第52页
结语第52-53页
注释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检察权配置
下一篇:我国民事诉讼证明制度内部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