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物柴油为替代溶剂制备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微乳剂
| 摘要 | 第1-13页 |
| ABSTRACT | 第13-16页 |
| 1. 前言 | 第16-27页 |
| ·农药水基化制剂及微乳剂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农药水基化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农药微乳剂的发展和应用 | 第17-18页 |
| ·农药微乳制剂的特点 | 第18页 |
| ·农药溶剂的发展 | 第18-21页 |
| ·农药溶剂的作用 | 第18-19页 |
| ·农药溶剂基本性能要求 | 第19页 |
| ·主要农药溶剂品种 | 第19页 |
| ·二甲苯芳烃溶剂应用现状 | 第19-20页 |
| ·重芳烃和C_9、C_(10)芳烃溶剂 | 第20页 |
| ·柴油芳烃和轻柴油芳烃 | 第20页 |
| ·对人眼和皮肤低刺激性溶剂 | 第20-21页 |
| ·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 ·生物柴油(Biodiesel)简介 | 第21-22页 |
| ·生物柴油的特性 | 第22页 |
| ·生物柴油国外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 ·生物柴油国内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 ·生物柴油增效机理探讨 | 第25-26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6-2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6页 |
| ·试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 第27-29页 |
| ·供试药剂和助剂 | 第27-28页 |
| ·主要溶剂和试剂 | 第28页 |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8-29页 |
| ·试虫及饲养方法 | 第29页 |
| ·供试植株 | 第29页 |
| ·拟除虫菊酯农药有效成分的选择 | 第29-30页 |
| ·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分析 | 第30-31页 |
| ·微乳剂相图研究方法 | 第31页 |
| ·微乳剂配制方法 | 第31页 |
| ·微乳剂性能指标测定 | 第31-32页 |
| ·微乳剂低温稳定性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 ·微乳剂透明温度范围测定方法 | 第32页 |
| ·微乳剂热贮稳定性测定方法 | 第32页 |
| ·乳液稳定性研究方法 | 第32页 |
| ·不同水质的影响 | 第32页 |
| ·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第32-33页 |
| ·棉蚜室内毒力测定方法 | 第32-33页 |
| ·甜菜夜蛾室内毒力测定 | 第33页 |
| ·菜青虫室内毒力测定 | 第33页 |
| ·甜菜夜蛾幼虫呼吸强度的测定 | 第33页 |
| ·作物安全性测定 | 第33-34页 |
| ·对棉苗安全性测定 | 第33-34页 |
| ·对番茄安全性测定 | 第34页 |
| ·药液物理性状的比较 | 第34-36页 |
| ·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34页 |
| ·接触角的测定 | 第34页 |
| ·干燥时间的测定 | 第34页 |
| ·沉积量的测定 | 第34-36页 |
| ·丽春红G 标准曲线的制定 | 第34-35页 |
| ·丽春红G 比色法测定沉积量 | 第35-36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61页 |
| ·溶剂性能测定 | 第36-38页 |
| ·不同来源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成分分析 | 第36-38页 |
| ·溶剂的性能指标测定 | 第38页 |
| ·生物柴油溶剂微乳液相行为研究 | 第38-44页 |
| ·不同溶剂—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液相图的比较 | 第38-40页 |
| ·不同表面活性剂—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液相图比较 | 第40-41页 |
| ·醇类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液相图影响 | 第41-43页 |
| ·无机盐类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液相图影响 | 第43页 |
| ·温度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液相图影响 | 第43-44页 |
| ·微乳剂配方的制备 | 第44-48页 |
| ·不同溶剂微乳制剂性能指标比较 | 第44-45页 |
| ·微乳剂配方的优化 | 第45-47页 |
| ·溶剂用量的优化筛选 | 第45-46页 |
| ·乳化剂优化筛选 | 第46-47页 |
|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优化配方 | 第47页 |
| ·不同水质对微乳剂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微乳剂专用助剂的制备 | 第48-49页 |
| ·专用助剂配方 | 第48页 |
| ·专用助剂适用性研究 | 第48页 |
| ·助剂性能指标测定结果 | 第48-49页 |
| ·不同溶剂微乳剂室内毒力测定 | 第49-53页 |
| ·对棉蚜的毒力测定结果 | 第49页 |
| ·对甜菜夜蛾的毒力测定 | 第49-50页 |
| ·对菜青虫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50-51页 |
| ·对试虫呼吸速率的影响 | 第51-53页 |
| ·对作物安全性试验 | 第53-55页 |
| ·对棉苗安全性测定 | 第53-54页 |
| ·对番茄苗安全性测定 | 第54-55页 |
| ·不同溶剂微乳剂药液物理性状比较 | 第55-61页 |
| ·对药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55-56页 |
| ·对药液接触角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对药液干燥时间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对药液在作物叶面沉积量的影响 | 第58-61页 |
| ·丽春红G 标准曲线的制定 | 第58-59页 |
| ·不同溶剂药液在棉花叶片沉积量 | 第59-60页 |
| ·不同溶剂药液在甘蓝叶面沉积量 | 第60-61页 |
| 4. 讨论 | 第61-63页 |
| ·生物柴油作为替代溶剂在农药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 第61页 |
| ·生物柴油作为农药溶剂存在的问题 | 第61页 |
| ·生物柴油增效作用的探讨 | 第61-62页 |
| ·试虫呼吸代谢的探讨 | 第62-63页 |
| 5. 结论 | 第63-64页 |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