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背景分析 | 第15-17页 |
·国内重大危险源监管状况及其技术特点 | 第15-16页 |
·国外重大危险源监管状况及其技术特点 | 第16-17页 |
·系统研究必要性分析 | 第17-19页 |
·是适应新形势和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的需要 | 第17页 |
·是政府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的需要 | 第17页 |
·是提高我市安全生产监管效能和弥补监管力量不足的需要 | 第17-18页 |
·是提高政府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的需要 | 第18-19页 |
·是安监部门充分履行监管职责的需要 | 第19页 |
·系统研究可行性分析 | 第19-21页 |
·政策可行性 | 第19-20页 |
·技术可行性 | 第20页 |
·资源可行性 | 第20-21页 |
·经济可行性 | 第21页 |
·产业化及社会效益分析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理论与相关技术基础 | 第23-34页 |
·地理信息技术 | 第23页 |
·传感技术 | 第23-25页 |
·风险评价分级技术 | 第25-34页 |
·重大危险源风险水平分级标准 | 第25页 |
·重大危险源死亡人数及财产损失计算方法 | 第25-27页 |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分级程序 | 第27-28页 |
·现实危险性评价 | 第28-30页 |
·事故严重度评价 | 第30-31页 |
·事故易发性评价 | 第31-32页 |
·危险性抵消因子 | 第32-33页 |
·控制水平分级标准 | 第33页 |
·重大危险源受控标准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4-40页 |
·功能框架图 | 第34页 |
·技术路线设计 | 第34-36页 |
·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34页 |
·C/S和B/S结构的选择 | 第34-35页 |
·NET和J2EE的选择 | 第35-36页 |
·数据库的选择 | 第36页 |
·多层访问模型 | 第36-37页 |
·分布式计算模型 | 第37-38页 |
·安全设计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网络设计与系统集成 | 第40-42页 |
·系统网络设计 | 第40-42页 |
第五章 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2-70页 |
·业务流程设计 | 第42-43页 |
·技术框架图 | 第43页 |
·数据库的设计 | 第43-48页 |
·数据库表格规范 | 第44-47页 |
·系统数据库设计图 | 第47-48页 |
·登录界面的设计 | 第48页 |
·主界面的设计 | 第48-49页 |
·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模块实现 | 第49-50页 |
·重大危险源辨识模块实现 | 第50-54页 |
·重大危险源隐患管理模块实现 | 第54-55页 |
·重大危险源事故管理模块实现 | 第55-56页 |
·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分级模块实现 | 第56-57页 |
·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模块实现 | 第57-66页 |
·监测预警服务子模块 | 第58-59页 |
·监测预警配置子模块 | 第59-63页 |
·监测预警分发子模块 | 第63页 |
·监测预警浏览子模块 | 第63-65页 |
·监测预警智能通知子模块 | 第65-66页 |
·重大危险源地理信息模块实现 | 第66-67页 |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管理模块实现 | 第67-68页 |
·重大危险源统计分析模块实现 | 第68-70页 |
第六章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讨论 | 第70-74页 |
·实时数据和视频图像传输、同步、分发技术 | 第70-73页 |
·报警智能通知技术 | 第73-7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4-75页 |
附录表 | 第75页 |
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表格 | 第75-82页 |
附录源代码(部分)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