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对象和方法 | 第10-13页 |
|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 ·研究工具 | 第10-12页 |
| ·理论基础 | 第10页 |
| ·问卷理论框架及条目来源 | 第10页 |
| ·问卷检验 | 第10-12页 |
| ·资料收集 | 第12页 |
| ·资料分析 | 第12-13页 |
| ·统计描述 | 第12页 |
| ·均数间的比较 | 第12页 |
| ·person相关分析 | 第12页 |
| ·多元线性回归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结果 | 第13-19页 |
| ·护生的一般资料 | 第13页 |
| ·实习护生伦理道德现状 | 第13-16页 |
| ·护生伦理道德行为得分情况 | 第13-14页 |
| ·护生伦理道德行为排序 | 第14-15页 |
| ·不同学校、不同学历水平的护生伦理道德行为比较 | 第15页 |
| ·护生伦理道德行为与标准行为的比较 | 第15-16页 |
| ·带教教师教授行为和护士伦理道德行为 | 第16-17页 |
| ·带教教师教授行为与护士伦理道德行为得分 | 第16页 |
| ·带教教师教授行为、护士伦理道德行为与标准行为的比较 | 第16-17页 |
| ·各维度内排序 | 第17页 |
| ·护生伦理道德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17-19页 |
| ·护生伦理道德行为的相关分析 | 第17-18页 |
| ·护生伦理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讨论 | 第19-28页 |
| ·实习护生伦理道德行为培养现状 | 第19-21页 |
| ·护生伦理道德行为表现 | 第19页 |
| ·带教教师教授行为和护士伦理道德行为表现 | 第19-21页 |
| ·护生伦理道德行为的相关性因素 | 第21-24页 |
| ·护士群体的行为示范 | 第21-22页 |
| ·带教教师的言语示范 | 第22页 |
| ·行为示范与言语示范间的矛盾 | 第22-23页 |
| ·示范行为与行为标准的不完全一致 | 第23页 |
| ·社会因素和护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因素 | 第23-24页 |
| ·建议 | 第24-28页 |
| ·加强临床带教队伍建设 | 第24-25页 |
| ·进一步加强护士群体的伦理道德素质培养 | 第25-26页 |
| ·注重实习期教学方法的选择 | 第26页 |
| ·指导护生正确应对临床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 第26-28页 |
| 结论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 综述 | 第30-38页 |
| 综述的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 附录 | 第42-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