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电视节目娱乐化是大众文化的产物 | 第12-18页 |
·娱乐化定义 | 第12-13页 |
·我国电视节目娱乐化的表现 | 第13-15页 |
·外在形式表现 | 第13-14页 |
·娱乐审美特征表现 | 第14-15页 |
·电视节目娱乐化所表现出来的大众文化特征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我国电视节目娱乐化流变 | 第18-23页 |
·我国电视节目娱乐化现象的成因 | 第18-19页 |
·社会文化因素 | 第18页 |
·商业经济因素 | 第18页 |
·精神需求因素 | 第18-19页 |
·由“倾听”到“参与”:我国电视节目娱乐模式的嬗变 | 第19-23页 |
·明星+表演 | 第19-20页 |
·明星+游戏+观众参与 | 第20页 |
·观众+游戏+巨奖 | 第20-21页 |
·百姓+生活游戏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电视泛娱乐化的现状 | 第23-39页 |
·我国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定义 | 第23-24页 |
·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负面影响 | 第24-34页 |
·电视节目低俗化 | 第24-28页 |
·单纯模仿克隆现象 | 第28-31页 |
·唯收视率的尴尬 | 第31-34页 |
·我国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大众语境的影响 | 第34-35页 |
·文化表征的影响 | 第35-36页 |
·消费市场的影响 | 第36页 |
·媒体素质的影响 | 第36-37页 |
·评价缺位的影响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新时期我国的电视文化理论与实践 | 第39-48页 |
·大众化应以人文精神为内涵 | 第39-41页 |
·产业化应以精品意识为核心 | 第41-43页 |
·趣味化应以娱乐互动为机制 | 第43-44页 |
·本土化应以创新理念为平台 | 第44-46页 |
·市场化应以高雅情趣为准绳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