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凋落物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凋落物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国外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国内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影响凋落物分解的主要因素 | 第17-20页 |
·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17-18页 |
·凋落物质量的影响 | 第18-19页 |
·生物因素的影响 | 第19-20页 |
·凋落物分解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野外分解袋法 | 第20页 |
·室内分解培养法 | 第20-21页 |
·现量估算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2-27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3-24页 |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试验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野外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室内测定方法 | 第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的分解特性 | 第27-40页 |
·四种凋落叶分解前的特征 | 第27-31页 |
·凋落叶的养分元素和有机成分含量 | 第27-29页 |
·不同树种凋落叶的热值、C/N、C/P、粗纤维/N 比值 | 第29-31页 |
·四种凋落叶的年分解特征 | 第31-35页 |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N、P 含量变化 | 第32-33页 |
·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有机成分的变化趋势 | 第33-35页 |
·凋落叶分解随海拔的变化 | 第35-40页 |
·不同海拔凋落叶养分元素分解过程中的变化 | 第35-37页 |
·不同海拔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有机物质和热值变化的差异 | 第37-40页 |
第四章 主要结论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 第40-42页 |
·主要结论 | 第40页 |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 第40页 |
·研究展望 | 第40-42页 |
·目前的研究内容 | 第40-41页 |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