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黄土高原两种景观及其界面的生态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目的 | 第7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景观界面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8-9页 |
·景观界面的概念 | 第8-9页 |
·景观界面的特点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景观界面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 | 第11页 |
·土壤水分的研究 | 第11-13页 |
·土壤养分的研究 | 第13页 |
·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研究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方案 | 第16-20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6-17页 |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气候条件 | 第16页 |
·土壤特征 | 第16页 |
·植被特征 | 第16-17页 |
·水文特征 | 第17页 |
·试验设计 | 第17-19页 |
·野外样地设置 | 第17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7-19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0-40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 第20-24页 |
·土壤容重的变化 | 第20-21页 |
·土壤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的变化 | 第21-22页 |
·土壤孔隙度的变化 | 第22-24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土壤水分的变化 | 第24-26页 |
·土壤水分的水平变化 | 第25-26页 |
·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 | 第26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土壤养分的变化 | 第26-30页 |
·土壤养分的垂直分布 | 第27页 |
·土壤养分的水平分布 | 第27-30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土壤微生物的变化 | 第30-32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第32-35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 第35-40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植物物种组成 | 第35-36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植物多样性分析 | 第36-40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0-45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 第40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土壤水分的变化 | 第40-41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土壤养分的变化 | 第41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土壤微生物的变化 | 第41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第41-42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 第42页 |
·讨论 | 第42-45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 第42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土壤水分的变化 | 第42-43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土壤养分的变化 | 第43-44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 | 第44页 |
·不同景观及其界面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